“以啡交友”是平凡日子里最好的点缀
我喜欢味道醇厚,味觉丰富的饮品,如果气息温暖则更佳。咖啡是能够同时在这三个方面都能让我获得满足感的饮品之一。然而我并不追求咖啡在品味方面的文化特征,咖啡就是咖啡,无论它有多少种风味,它最本质的使命在于满足我的口腹。一杯咖啡能够给我带来的是一次口腹上的满足感,它温暖、醇厚、味道丰富,消耗在品尝它之上的时间,给予了一个身心放松的间隙,因此,咖啡本身和品尝咖啡的环境对我来说是同等重要的。对我来说,最理想的“咖啡环境”莫过于能够看见外界环境的半开放场所,它需要有宜人的温度,足够的亮度,以及宁静。
和国外的咖啡文化相比,国内总是习惯于将咖啡文化、咖啡厅和小资捆绑在一起,虽然可以理解,但也总让我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国外的咖啡大概就像中国的茶——意识到我们是活在当下而不是前朝,是现实而不是小说——便该明白,纵然品尝咖啡也能有类似在西子湖畔品一茗雪水云绿的境界,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往腹中灌一碗黄汤,偷得浮生半日闲。
谈到咖啡文化,首先要弄清楚这到底是“咖啡文化”抑或是“咖啡厅文化”。若是前者,就得看咖啡本身与我们的味觉的对口程度——坦白说,就像现代被人喝得更多的是冰红茶而不是金萱乌龙一般,咖啡、奶、可可与奶油的混合物到底算不算文化,决定了大家对咖啡文化传播的乐观程度;至于后者,似乎更接近餐饮行业的经营范畴,现在的咖啡厅,从前的泡沫茶饮馆,再到西餐厅乃至酒楼包厢——除去时髦因素,这类“文化”实际上赤裸裸地与消费能力挂钩。当然,也可美其名曰“小众文化”和“平民文化”。
更多资讯访问杭州咖啡培训学校
下一篇:两“香”莫搅和,咖啡与香火
师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