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习效率的小禁忌
忌持续作战不休息
跟小伙伴们交流复习进度常常会让自己心慌。如果他们复习的时间远比你多,你就会质疑自己的准备是否真的充分,从而产生焦虑感。如果谁谁比我多学了几个小时,显然一定意味着他们的知识掌握得比我到位,对吗?非也。持续学习7小时以上通常违背了复习的首要原则:常休息。如果中途不休息,总会出现饱和期,期间你已无法再消化任何知识点。当然,你可能已经看书看了连续10小时,但你真的记得住你6小时前看的内容吗?实际上,如今心理学家认为,你花费在几个学习时段间隙的时间对记忆所有重点知识很关键:时间越长越好!
忌轻易开小差
不管是我们的智能手机,平板还是电脑——我们都对自己沉迷于某种电子产品而心怀愧疚。实际上,如果我们的手机不响,屋里的电视不开,我们总会产生明显的空虚感。然而,尽管可能最难实现,但排除所有电子设备的干扰一定是学习效率最高的方式。社交媒体的干扰性最大:最近研究表明,如果使用社交网络,人的压力可能会增加15%左右。
忌占用睡眠时间
测评前的日子通常都是压力山大的。你可能觉得考试前夕马不停蹄地复习才是王道;但其实有件事比这更重要。很多研究表明,成年人每晚理想的睡眠时间为8至8.5小时。在你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这些充足的睡眠尤为重要。因为缺少睡眠会影响你的判断力,减少你的反应时间。因此,即使你可能认为从清晨到深夜全天候复习笔记是你的首要任务,你还是应该记住,如果没有平衡好充足的睡眠,你就不可能找到最佳状态。这是超出考试范畴的实际问题:根据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缺少睡眠导致美国经济每年损失632亿美元。
忌纯靠考前抱佛脚
人类的大脑是目前为止最引人注目的身体部位:大脑可以容纳的信息量着实惊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大脑就是个没有制约条件、有无限容量的储存中心。尽管填鸭式地吸收信息对有些人来说很有效,但是临考前在你大脑中一下子塞太多信息可能会使你的大脑——跟电脑一样——过热,导致你只对某一部分知识点有印象。给你看一组有趣的数据:人类的短期记忆仅能支持7到9个事实,而就这几个事实可能在30秒以后也会从记忆中消失。即使你成功地将最后关头记忆的知识点转化为更长期的记忆,情况也不容乐观!一旦你获知了你的测试日期,你就应该给自己计划一个月以上的复习时间。切记,复习期间常休息,有充足的睡眠,还有,收好你的手机!
更多资讯:武汉中小学补习辅导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