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照片与布光图来训练自己对光线的思考能力
机构:蝴蝶树摄影化妆培训学校 时间:2015-12-17 11:59:53 点击:574
最主要想说明的是「光线的方向性」与「光线的强弱」(就是光比啦)。若简单的把光比分类,大致可以呈现三种不同的感觉。第一种就是光量很强让你一眼就看出是打闪灯;第二种就是将你的闪光灯融入环境光中,如同在城市夜拍的时候,常会看到的背景光源,而你希望打在被摄人物身上的光源与现场的环境光是相互融合不突兀的,假若光线补得太强,整个画面看起来就会像是小相机的机顶闪直打,光线的质感非常死硬。想要改变这种死硬的光线,就得学会闪灯的出力。第三种则是模拟太阳光,我觉得好的打灯方式,就是打到让人家看不出来这是有打光的照片。
在看照片的时候,可以先猜猜看这张照片的光线是怎么来的?
增强布光逻辑
后面说明了很多不同光线的布灯方式、闪灯出力及使用的小道具,如色片或是反光板等等。我在阅读的时候,会先看成品并且在脑中猜测这样的光线是怎么打出来的?用了几支灯?搭配的小配件是什么?有些照片我以为只有用了一支灯,看了布光图后,发现他其实是用了四支灯。看照片其实也可以训练自己的布灯逻辑,久而久之,这个逻辑就会变成是你自己的东西。
一般来说,我们在打灯的时候,最直觉想到的就是藉由光线让主体变明显,再者是主体的边光等等。在室内棚拍的环境下,我们会去想说要将光线打在背景纸上面,让背景不要那么暗;但如果将场景移至户外,通常我们很少会去考虑到背景光线。这本书就有提到如何使用小闪灯搭配灯具,来营造现场环境光。例如我单看书中的某些照片,会以为背景的蓝光或红光,是街上招牌的灯光,但看了布光图后,发现那些灯光原来是达斯汀利用小闪灯加上滤色片打出来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小闪灯的优点:体积小、机动性高、成本低(跟外拍灯比)。
用照片训练自己的思考能力
因为人眼可视的动态范围远比相机高出很多,这在拍摄时,也会造成完成后的画面与我们想象中的有些落差。例如你看一张照片,脸部光线充足,身体的光线较弱,就会误以为这只打了一支灯,但其实他在身体的部份,用了四支灯去呈现整体的视觉效果。所以看完整本书,会发现如果以相机的思考逻辑,去看一张照片,那些微光的地方,其实应该是要全黑的;但对人眼而言,那些全黑的地方,其实应该都要有些亮度。因此我在看照片的时候,就会先去猜测这边可能是用了几支灯,再看右页的解答。自己先去理解思考,再去看解答,有助于整体布灯逻辑的建构。
可能会有人觉得现在相机的RAW文件的动态范围修复空间都非常大,有需要用到这么多的灯具来拍摄我们的照片吗?这可以视个人需求下去做决定,当你前制的完成度愈高,那么后期的修图效率就会高上许多,特别是在大量的照片下,不需要一张一张地去做校正,甚至其实有些光线效果是后期修图做不到的。虽然这些问题看似繁锁,但这在拍摄前都是需要被好好思考过的哦!
更多资讯:长沙化妆摄影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