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儿童心理特点
一、体力明显增强,动作发展灵活完善
4--5岁儿童随着身心的发展,他们的身体开始结实,精力充沛,体力也有所增长,可以步行一定的路程。基本动作更为灵活,不但可以自如地跑、跳、攀登,而且可以单足站立,会抛接球,能骑小车等,手指动作比较灵巧,可以熟练地穿脱衣服、扣纽扣、拉拉练、系鞋带,也会折纸、穿珠、拼插积木等完成精细动作。动作质量明显提高,既能灵活操作,又能坚持较长时间。
儿童对周围的生活更熟悉了,他们总是不停地看、听、摸、动,见到了新奇的东西,总爱身手去拿、去摸,还会放在嘴里咬咬、尝尝,或者放在耳边听听、凑到鼻子前闻闻,他们会积极地运用感官去探索、去了解新鲜事物。还常常喜欢寻根刨底,不但要知道“是什么”而且还要探究“为什么”如为什么鸟会飞?
二、能够控制情绪,健康情感逐步萌发
4--5岁儿童的情绪较之3岁儿童更稳定,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和移情能力,能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乐意将家里的事告诉老师或将幼儿园的事告诉家长,但情绪发展还具有不稳定、不易控制等特点。
他们的行为受情绪支配的比例在逐渐下降,开始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如在商场,当他们看到喜爱的玩具,已不像2—3岁时那样吵着要买,能听从成人的要求,并用语言自慰:“家里已有飞机了,我不要了”。在幼儿园里,同伴间发生争执时,有时也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当然,他们并非对所有的事都能调节好,对特别感兴趣的事和物仍然受情绪支配,甚至还会出现情绪“失控”现象,遇到不顺心时仍会大发脾气。
4—5岁儿童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在集体中行为的有意性增加了,注意力集中了。集中精力从事某种活动的时间也较以前延长,3--4岁时集体活动15分钟,4--5岁可坚持到25分钟左右。
4--5岁幼儿在经过幼儿园一年的教育,已经开始把自己或别人的行为与普遍行为规则相联系,并能对自己或他人的具体行为产生肯定或否定的评价,积极健康的情感开始萌发。
三、规则意识萌芽,是非观念模糊不清
在集体生活中,4--5岁儿童不仅开始表现出自信,而且规则意识萌芽,懂得吃饭、洗手、玩玩具等要依次排队等。当他们与人相处时,表现得有礼貌了,会主动说“谢谢”、“对不起”等。
他们能接受成人的指令,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在幼儿园里,可以学当值日生,为班级的自然角花草浇水,帮助老师摆放桌椅等。在家里,能够收拾自己的玩具、用具,并能帮助家人收拾碗筷、折叠衣服等。表明此时幼儿已出现了最初的责任感。
此时儿童的是非观念仍很模糊,但知道受表扬的是好事,受指责的是坏事,懂得喜欢受表扬,听到批评会不高兴或感到很难为情。
四、学会与人交往,会与同伴共同分享
4--5岁的儿童喜欢和同伴一起玩,在活动中他们逐渐学会了交往,会与同伴共同分享快乐,还获得了领导同伴和服从同伴的经验。此时他们开始有了嫉妒心,能感受到强烈的愤怒与挫折。有时,他们还喜欢炫耀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当然,在集体活动中他们也了解和学会与人交往及合作的方式。
五、想象具有丰富,认知活动具体形象
4--5岁的儿童活泼、好动,并且富于想象,但难以分清假想和现实,他们常常会把看到的内容融入自己的想象,如当儿童站在阳台上往下看,成人提醒其要当心,他会说:“没关系,我会飞。”这时成人要注意了。他们还喜欢假装做什么,常和想象中的伙伴一起玩,他们有时会“撒谎”,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撒谎只是用想象代替真实。
整个幼儿期,幼儿的认知活动都是具体的。认知活动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在3--4岁、4--5岁阶段最为典型,其中思维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在4--5岁尤为突出。
更多资讯:武汉幼师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