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结构化答题方法
为了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苏州职业资格教育培训学校的老师通过研究大量学生的回答并对真题进行解析之后,总结得出以下三个高分秘诀。
首先,最基本要做到的是构建答题思路。对待逻辑思维类的题目,分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尤为重要。针对逻辑思维题中的时政热点和教育政策题,可以从本质出发来谈论观点,接着分析原因、背景或者是影响,最后用解决措施来展示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针对哲理名言,则可以根据就题论题、就题论理、就题论己的步骤来展开。为了使答案更加的充实,考生可以引用一些名言警句、事例故事,也可以直接描述亲身经历,用真情实感打动考官。
而对待教学中常常突发的一些应急应变题目,则一定要先明确目标,再去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而在课堂的突发状况中常用的方法有将错就错法、因势利导法、旁敲侧击法、暗示点拨法、幽默化解法等等。而对待校园中的各种活动组织题目,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活动的目的再去作答,例如“一个三好学生的评选活动”,考生不能盲目地认为只要评出结果就可以了,而是要更深一层的想到选出的优秀学生还必须要有榜样作用,才算达到了活动的目的。有了目的的指导,考生只需要从活动前、中、后去展开即可。
其次,有了答题框架需要用流畅的语言来表达,而基础一般的考生可能连一句话的主谓宾、定状补都分不清楚,因此表达不畅、逻辑不清也不足为奇。而在一句话的组织中我们的确要先分清句子的构成。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语言单位,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它的基本结构是由(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来组成。括号中的定语、状语、补语不是完整句子的必要组成部分,但是主谓宾不可或缺。
最后,答案的内容一定要突出教师的职业特点,才能应付考官挑剔的眼光。考生可以通过熟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教学方法和原则来武装自己的答案,也可以加入新课改中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等内容给答案添彩。除此之外,考生也一定要牢记教师的基本素养中的知识素养、能力素养、职业道德素养以及心理健康素养几方面的内容,来向考官证明自己已经在思想意识上是一民合格的人民教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