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的法制化问题
所谓的定额单价法,实际上是以行政指令对工程造价实行的直接管理。这种定价方式是一种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
目前它已不再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遏制了竞争,抑制了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郑州建筑造价教育培训学校整理。
其具体不足表现如下:
一是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工程定额标准过死。统一定额虽然体现了平均统一的施工技术和组织条件,反映了定额编制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但由于施工单位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存在差异,体现不出各施工企业之间的差异和市场对施工企业的激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定额单价法结算工程款也是造成争议的一个焦点。
二是定额单价法不利于招投标工作的进展。从理论上讲,一样的图纸套用一样的定额,按一样的信息价计算,所得的结果应该是一样的。但由于操作人员理解不同,水平有差异,往往得出的结果有很大差异。而招标方式按预算定额单价法编制出的标底,是判定投标人能否中标的重要指标,超过有效范围即为废标;忽略了对其施工技术和管理能力的评价,使招标投标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投标方按定额单价法编制竞赛。其招标工作考察的并不是企业的综合能力,而是考核预算员的理解能力和运气,有失公平及合理性。
三是工程量计算规则不够完善。目前由于全国各省市所颁发使用的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的综合程度不同,互有差别,易造成跨地区承包工程造价计算的混乱,不利于不同地区的工程造价人员的业务交流,也不利于跨地区工程建设承包市场的竞争。
对策
应从改革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入手,并逐步建立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工程价格的机制。
其具体内容和任务包括:
一是改革现行的工程定额管理方式,实行量价分离,逐步建立起由工程定额作为指导的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工程造价的机制。
二是加强工程造价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发布工作。
三是对政府投资工程和非政府投资工程,实行不同的定价方式。
郑州建筑造价教育培训学校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