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造价 基础是王道
建筑信息模式即BIM,最近几年在我国形成了一种潮流。除了前期软件厂商的大力推广外,相关的行业专家、施工企业、工程造价咨询公司也开始重视BIM技术的普及应用。可以说在这个BIM盛行的年代,建筑信息铺天盖地。与此同时来自四面八方的建筑视点、新兴技术,让人目不暇接,似乎让我们感觉有点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建筑业的高速发展使得业内人士意识到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特别是刚入门的设计人员和造价工程师开始一味地追求新兴科技带来的便利与快捷,他们都想迅速掌握BIM技能并运用于实际工作以实现自身价值。但是事情远没有想象中简单。
行业相关人士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分析和数据统计指出:一味的“迷恋”新兴科技,不仅吃力不讨好,而且信息如果接收处理不当,反而会使我们失去原有的方向。特别对于刚步入造价行业的年轻学者而言,在造价知识体系尚未形成之时,一味摄取行业信息不仅不利于自身学习,反而会适得其反降低工作效率。
诚然,BIM是建设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也没有必要一味沉迷,至少对于年轻的学者来说,学好专业基础,会更重要一些。BIM技术的概念和理念是美好的,可以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但是目前中国没有一个项目可以完全实现这一目标,在美国也不敢说。因为目前BIM软件的成熟度,本土化,以及模型在建筑不同阶段的传递过程中无法实现完美交接,重复利用等功能。因此“BIM不是万能的”,BIM还需要时间去完善,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都有可能。
站在设计企业的角度出发,BIM技术只是设计师的辅助手段或者工具,你如果只懂BIM技术或者软件并不代表你比设计师高明;如果你既懂设计流程和规范,又懂BIM技术的价值应用点,那说明你技高一筹了,所以“学好造价基础是王道,别一味沉迷BIM”并不是随便说说而已。
其实,现在BIM圈内的很多人也都表示了不同程度的类似感受,这些都是现象,究其原因:BIM技术来源于国外,核心设计建模软件占据了国内市场,直接推动了国内的BIM技术发展,功不可没。与此同时,由于国际上的BIM软件供应商提供的产品,主要用于设计阶段和少部分功能可用于建造阶段。因此,在深入应用BIM的过程中,形成了瓶颈和制约,以及水土不服,阻碍了BIM技术在应用中发挥更大、更多的作用,理念和现实出现了割裂。直接形成了:理念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迷茫和困惑的局面。另外,BIM在国内民建方面走的更远,而在市政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则薄弱很多。
风靡全球的BIM真的有那么大的价值吗?BIM的夸大化容易导致年轻的造价工作者们被忽悠,甚至毁掉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郑州造价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温馨提醒各位朋友:科技进步必然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带来整个行业的进步。
但是,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工作必须做好,只有打好自身基础才能谈自身价值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