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焊接搭接长度规范
搭边宽度尺寸由点焊电极端部的形状和尺寸决定(电极端面,是指电极表面与被焊钢板直接接触的部分),通过采用特殊电极和减小电极端面直径,可减少搭边宽度。但减小电极端面直径,会造成焊核直径减小,甚至低于B13 1220标准中规定的焊核最小直径。如将电极端面直径由Φ6mm减小为Ф5mm,可能导致焊核直径由Φ4mm减小为Φ3mm。
标准电极(同心或偏心) 特殊电极(同心或偏心)
以上搭边宽度的尺寸不包括冲压圆弧半径(一般最大为R2.5),也不考虑钢板错边。注意以上数据反映的均是在理想装配情况下。
对于一些典型的焊接搭接边上的焊点,如侧围门洞的焊点、顶盖与侧围的焊点以及门窗框处的焊点,在产品设计阶段,产品工程师希望尽量减小搭接边宽度以降低车身重量,同时还可使用小型密封条达到更美观的效果;而制造工艺工程师则希望增大搭接边宽度,以便有更好的焊接工艺性,避免产生毛刺、半点焊等问题。针对这种矛盾,通过参考各公司对最小搭接边的要求,经理论分析和试验,找出合理的搭接边宽度范围,为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提供参考。
从本文图1所示的搭接焊接时的尺寸示意图中可以看出:t为板厚,b为搭接边宽度,dL为焊点熔核直径,dK为电极帽直径。目前各汽车主机厂对于焊接搭接边宽度的设计要求各有不同,以最小板厚为t=0.8mm和t=1.0mm的钢板为例,几家主机厂的要求分别为:
A公司:t=0.8mm时b=11.0mm;t=1.0mm时b=12.0mm;
B公司:t=0.8mm时b=13.0mm;t=1.0mm时b=13.0mm;
C公司:t=0.8mm时b=11.0mm;t=1.0mm时b=11.0mm;
D公司:根据钢板搭接处的不同,b为11~20mm不等;
E公司:根据钢板搭接处的实际情况,b为12~16mm不等。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各公司对搭接边宽度的定义存在着较大不同,且搭接处实际的装配情况也会影响搭接宽度的设计要求。本文将着重介绍使用dK=16mm的电极,人工焊接普通钢板的翻边来得出一些参考结论。
一般情况下,焊接参数设有电流递增功能,即随着焊接点数的增加,电极头的端面直径将增大,通常采用递增一定量的电流来确保焊接质量。
更多资讯,请访问郑州焊工培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