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专业就业前景
而正因这种“不专业”“不规范”长期存在,结果让企业很“受伤”,许多动漫人才频频跳槽转行。
当前,不少动漫企业都在政府政策引导和市场利益的夹缝中寻求平衡。不过可喜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提升原创内容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并开始了摆脱以量取胜的老模式。在采访中许多原创性动画企业,都在积极尝试通过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媒体使原创作品更有效地与市场沟通。
虽然动画企业当前面临着种种发展难题,但许多从业者依然保持着豁达的心态,“动漫强国的养成是一个需要时间、人才、创意、作品等一系列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急于一时,这需要的也许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尚游说道。
动漫界长期存在浮躁风气,这是许多业内人士认同的一个观点。这股风气吹进高校,就表现为教育非但没有给中国动画注入新鲜血液,反而制约了动画产业发展。业内人士给出的第二个观点是,动漫产业的秩序性需要经历市场选择过程,然而起止何时却没人讲得清楚,如此看来,动画专业被连续亮“红牌”绝非偶然。然而今后会不会又被亮牌这才是人们所关心的话题,面对这个问题,学校、学生、企业三方该如何。
作为人才摇篮的高校能不能把脚步放慢些。拥有热门专业固然会带来好生源,然而相应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软硬环境都已准备好了吗?面对“红牌”“高危”专业,如果能多做些调研,适时修正目标,满足社会对教育人才的新需要,让教育市场与人才市场相互对接,而不错位,这样也不枉费莘莘学子多年寒窗之辛苦。
作为用人企业能不能多些理解与包容。有专家指出,当今中国动漫企业缺少三类人才,一是高端创意人才,二是管理人才,三是经营人才,而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许多人很难在短期内满足企业的需求,他们与其他同龄人一样,要经历成长的烦恼与蜕变,这时候,作为企业不妨多些理解,多些宽容,多些给予,创造一个机会,搭建一方平台,给予年轻人发展的舞台,相信当时间褪去稚嫩的外衣,那些热爱动画的青年终将成为企业亟待的栋梁之才。
作为年轻的动漫人能不能更务实些。在采访中我们看到,有些人面对困难选择了退却,有些人依然坚守着自己的梦想,离开意味着失败,坚持则需要勇气,因为动漫这条道路上本身就充满了坎坷与波折。无论当初的选择是爱好使然,是无奈之举,还是随波逐流,每一人都应扪心自问,有没有做好吃苦的准备,有没有坚持下去的毅力,有没有忍受寂寞的耐心,理性的回答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未来者的忠告,切莫到头空悲切。
从近些年,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全国开办动画专业的院校仅有两家。但截至2008年,全国已有447所高等院校,以及包括中职、高职在内的1230多所院校开设了相关的动画专业,在校生46万人次,每年培养毕业生10万人。
“学生的数量优势不能转化为质的优势是当前最为突出的矛盾。”天津北方电影集团《兔侠传奇》制片人鲁旭分析道,“现在,在国家政策导向及市场风向标的作用下,动画专业一方面受到许多考生家长热捧,另一方面则是校方为了争夺生源一窝蜂似的开设此类专业,跟风报考与盲目扩招的结果是学生数量逐年增加,而企业却难以‘消化’,难免造成毕业即失业的现状。”
“高校专业教师匮乏,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学水平跟不上直接导致学生专业能力低下,缺乏就业竞争力。”一位从事多年动画制作的业内人士对高校教学如此评价。
其实对于高校教学问题,业内早有呼吁,生态城动漫园公共技术平台技术总监王一夫说,希望有关部门尽快成立专门的动漫专业技术指导委员会,对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认定考核;同时也建立一套从业人员资格认定体系和岗位技能认定体系,推出真正意义上的行业技能标准,改变以往所持技能证书与能力不挂钩的尴尬。
就目前而言,动画专业教师的选拔任用,各校仍是按照自己用人需求而定。教学水平的高低只能通过毕业生就业率来判定,而其中有多少人从事动漫行业外人无从得知。
更多资讯,请访问郑州影视动漫培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