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教育
环球学校专注于出国考试培训及配套服务,凭借优秀的师资、严格的管理和良好的口碑闻名业界,帮助数万学子实现“来环球,去全球”的留学梦想。
了解更多机构:新航道出国留学英语培训 时间:2020-11-10 15:22:36 点击:669
上海靠谱的美国留学中介机构
这篇文章从美国岩土工程专业的学科发展、研究热点、各校师资、期刊论文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童鞋们了解岩土工程学科开启了一扇大门!?
岩土与环境岩土工程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这个学科分支与其它学科密不可分,不像结构那样比较独立。岩土工程简称就是研究土的学科,是包括地上与地下的土的研究,因此也与地质学,水利学科有关,有的也涉及到Geoinformatics,因此研究范围比较广泛,要深入了解透也比较难。
目前岩土工程学科发展还不是很完善,但是现在研究也有点止步不前的感觉,这与这个学科研究的本身有关,土在自然界分布中具有不均匀性,不确定性,以及地域性,所以造成学科的发展受很多因素限制。与其说其是一门科学,而不入说是一门实际应用。从这门学科创立至今,很多公式与定理都是定性而成,甚至是假设,反倒假设作的很好。而不像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具有非常准确性和精确度,这门学科的误差甚至20%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1.学科发展
这门学科的发展源于欧洲,其实最早在中国,只是欧洲以公式化定义了一些物理量,并且很快流通起来。最初的研究发展主要停留在运用基本土工测试仪器测试土体(无粘性土如砂土,粘性土如粘土)的抗剪强度,为土坡以及地基基础等比较实际的工程设计提供计算参数。当年U.S. Army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美国陆军设计团为了当时战备需要,需要建立大量的土工建筑物,因此土工设计也显得尤其重要。
2.目前研究热点
本专业的研究归属性特别强,即分类型,各自导师培养的新的faculty基本上延续了本导师之前的研究方向,并且不断发扬光大,创造新的学科增长点。大概研究方向如下:
(a) Soil Characteristics and Laboratory Testing,
(b) Foundations Engineering;
(c) Excavation and Earth Retaining Structures;
(d) Slope stability;
(e) Geoenrionmental related-topics;
(f)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g) Ground Improvement and Geosynthentics;
(h) Unsaturated Soils
由于土木发展比较好的学校本来就比较少,不像计算机等学科只要是个学科就有的,比如本学科在YALE,HAVARD,CALTECH本学科基本灭迹,虽然上世纪30年代曾经有过。
目前本学科比较厉害的学校主要是美国有UCB,MIT, UIUC, TexasAM, UTaustin, UMichigan, Purdue, UCDavis,Virginia Tech, GeorgiaTech这些属于师资发展比较齐备的,参照2010年土木专业排名,其他学校虽然发表论文不少,但规模还是偏小,因为土木系本身就很小,涉及到本学科的Faculty就更少,有的土木系甚至没有此方向的faculty。这也跟所在学校的发展策略有关。
3.各大热点学校faculty分析
MIT:传说中的大牛校,本学科鼻祖Terzaghi坐镇,当年连Casagrande这样的牛人都只是给他当实验助手的,还有Peck教授。现存的仅有LADD教授还算比较资深的,当年坐果广泛的BBC研究,积累了大量土工测试经验和技术,如今是emertius prof了。现在比较活跃的是其系主任,Prof.Andrew Whittle教授,由土体本构模型研究出家,现在研究方向已经转向大气介质科学研究,造诣很深。另外一位教授既是Prof.Einstein,研究岩石力学及地下工程的,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据说是大名鼎鼎爱因斯坦的亲戚,有待考证。还有Prof.Germanine,擅长土工测试技术,新近出版了Germaine, J. T., and Germaine, A. V. (2009); Geotechnical Laboratory Measurements for Engineers, John Wiley & Sons, Inc., ISBN 978-0-470-15093-1,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以下。
UCB:牛人众多的学校。与MIT东西海岸遥相呼应,似乎他们的faculty也是互派的。下面列出他们主要的active faculties。他家的faculty数量也算是所有大学中最多的,规模之宏大,可见一斑。当然毕业生也众多,还有若干迁居至VirgirnaTech的老教授,此乃后话。总体来说UCB的师资整容是超级豪华的,岩土与岩石力学两方面都有涉及,还包括若干交叉学科,如石油工程。毕业生也深受job market亲睐。
UIUC:工科中的牛校,他家的土木强的不同于其它学校,是各个方面都很到位,师资力量也很足。
Purdue:土木中的传统强校,由于受学校总体排名影响而使排名有点清黄不接的味道。实际实力是很强的,6位全职active faculty。
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本专业有7位active faculty,研究实力不俗。
TEXASAM:也算是岩土的传统强校,申请的热点。目前国际岩土协会主席坐镇他校,任期2009-2021,至下届巴黎土力学大会。
Univesity of Wisconson Madison:这学校岩土发展比较完备,并且为其它学校输送过优秀的FACULTY。
NWU:西北大学计算力学很强大,岩土也不弱,但是不温不火的样子。
Stanford:他家各个FACULTY研究都十分广泛,比较偏向GEO的大概是Ronaldo I. Borja教授,毕业自本校,研究bifiurcation分叉理论,十分抽象。
GeorgiaTech:他家的师资力量也算比较强大的,好歹有个geosystem group.
Virginia Tech:说完了Geogiratech,就不得不说Virginia Tech了。岩土挖了不少当年UCB的翘楚,造就了今日的辉煌。也是土木设置十分完整的系。不做具体介绍,南方的大学。光是DUNCAN和MITCHELL就是大炮级别人物,教科书的编写者。
Cornell:可能好多人还没有注意到,他家的岩土研究虽然没有别家作的惊天地泣鬼神,但是自有一番特色,如同江南小家碧玉。总而言之,康奈尔的土木系如同一些精英学校一般,小巧却十分吸引人的目光。
Umichigan:6位faculty,大多数毕业自UCB,传统岩土强校。2位荣休教授这里不再说明,大多数不再招生和做研究了。
4.期刊与论文
目前本学科的期刊数量比较少,而且还有些还未被列入SCI收录系列。期刊数量少,每期所列论文篇数少,造成本学科交流很成问题。论文的出版日期与投稿日期也相差很远,更甚的差别2年,所以这个学科也不免被人笑话成“又土又木”。下面列出目前最主流的几大期刊比较general的,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四大期刊,前些日子一个机构还就此评比了本专业的排名:
Geotechnique, Published by 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 (ICE), U.K. 精品中的精品,侧重于理论与实验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SCE, U.S. 主要侧重工程实例论文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NRC Research Press, Canada
Soils and Foundations, JCE, Japan
其它比较侧重点一些的如: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ASCE 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2001年新创办的期刊,主要是些土工计算应用方面的论文
Geotechnical Testing Journal, ASTM, U.S. 主要是新的土工测试仪器,方法的论文
Geotextile and Geomembranes, Elevsier,国际土工织物协会主办的论文,发表土工织物以及合成物方面的论文,涉及地基处理以相关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Elesvier 侧重于计算岩土力学的论文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 Wiley 主要是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的论文,每篇文章都很长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主要是土工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方面的论文
Engineering Geology,Elesvier 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的论文
Granular Matter, Springer 散体材料方面的论文
Landslides, 主要是国际滑坡协会主办的这方面的论文
Geotechnical and Geogological Engineering, Springer,出版岩土与地质工程方面的论文
Acta Geotechnika 这个期刊也是Springer出版的,算是一种综合的吧
其它专业方面的期刊比如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ty 研究土的塑性力学相关的研究论文可发表于此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ctures 这个期刊主要发表研究固体力学的,土的基本特性以及力学方面相关论文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ASCE, 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工程力学期刊,可发表计算土力学相关的论文
特色一
创始人拥有海外留学背景和丰富海外创业经验,集团发展期间,更是凝聚了一批胸怀梦想,志存高远的优秀海归精英、资深行业老师,共同为中国留学生提供私享定制服务,让学术迸发活力,将传统融合创新。
特色二
海外名校稀缺资源:经过多年海外市场深入扩展,新逸航掌握了全球TOP10/30/100顶级学府、最热门留学专业珍贵资源。 高端精品项目资源:多款高端海外留学/培训/科研/就业/生活项目,使学生家长放心享受私人订制服务。
特色三
海外背景的留学生团队,使新逸航清楚知道留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服务全程采用管家式解决方案,从留学前期中期后期涉及到的学习生活相关,针对产品和服务的设计都非常贴合准留学生、留学生的需求和思维方式。。
Phillips Academy Andover
Phillips Exeter Academy
Groton School
The Lawrenceville School
St. Paul's School
Deerfield Academy
Middlesex School
Milton Academy
留学阶段 | 申请材料 | 申请日程 | |
我是本科生 | 1.TOEFL或IELTS成绩,GRE或GMAT(商科可选); | 6月前:准备出国考试(TOEFL,IELTS,GRE或GMAT) | |
我是研究生 | 1.本科成绩单和研究生成绩单 5.研究计划和作品集等 | ||
1.TOEFL/IELTS和SAT成绩 7.资金证明 | 7-8月:资金准备 | ||
1.初中和高中成绩单 | 2-6月:查询学校 |
- -
近年来申请新闻和传媒专业的学生日久增多,这是由于什么原因呢?各大世界名校对新闻专业申请人的要求又是什么呢?
一、近些年来,申请新闻专业的学生日渐增多,原因有以下两点:
1 新闻传媒专业本身的特点所决定:
众所周知,新闻传媒学,这一学科本身便是多个学科的交叉点,以传播学为例,从施拉姆在爱荷华大学创办传播学这一学科之始,传播学便被定义为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从这一点看,凡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语义学、神经病学等等,都与传播学相关. 因此,很多中国的文科专业,比如哲学、心理学、新闻传媒、中文、英文、社会学,都与传播学这一专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此类专业的文科学生在申请新闻传媒专业时也并不被刚性地认为是严格意义上的“跨专业”。
2 国内相关专业招生过剩:
中国大学往往不顾市场需求而追时髦开设新闻传媒专业以及相关专业,导致此专业的潜在毕业生不断增加,在就业、考研、出国三条路上,选择出国的学生基数便也指数般地增加。因此,这些相关专业的潜在毕业生也呈指数般地成为潜在的新闻传媒专业申请者。
二、新闻传媒专业的申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新闻传媒专业往往需要较高的语言成绩:
一方面,本专业对托福要求较高,一般院校往往要求TOEFL在100分以上,比如西北大学(Northwestern)的新闻专业和整合营销传播专业(IMC)要求学生的TOEFL总分要在106以上,康奈尔大学(Cornell)则非常低调地要求TOEFL必须要100分以上,俄亥俄州立大学(OSU)和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则要求托福必须得在110分以上,有些学校的官网上的数据可能要求较低,比如佛罗里达大学(UFL)和明尼苏达大学(Minnesota)只要求80分,但以我往年申请的经验来讲,以低于100分的TOEFL成绩来申请很可能在第一轮盲审中便被刷掉;
另一方面,对GRE的语文(Verbal)和写作(Analytical Writing)要求往往比较高,以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Seattle)为例,以往三年所招收的学生在Verbal和Analytical Writing的平均分是589和4.5,明尼苏达大学(Minnesota)往年招收的学生的Verbal和Analytical Writing的平均分则是585和4.5,在我与普渡大学一传播学教授交谈中得知,普度大学(Purdue)在Verbal上要求学生的分数要上600分,而西北大学更是要求学生的Verbal最好能上700分。
2. 新闻传媒专业要求学生的口语最好能非常流利(fluent):
首先,由于美国新闻传媒专业上课的方式往往过于交互性(interactive),提倡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授之间在课堂、讨论和seminar中积极得配合,所以没有十分流利的口语,学生是很难融入课堂讨论中的。
其次,新闻传媒专业发放助研(RA)和助教(TA)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学生口语的好坏,美国的教授坚信,没有良好的口语,学生是很难帮助教授实现助研和助教功能的,例如,我与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SUNY-Buffalo)的Arun Vishwanath教授交谈后得知,该校要求学生的托福口语最好能上25分以上,普渡大学的Robin Clair 教授更是说该校要求学生的托福口语十分“Steep”,必须得要上27分。
3. 跟艺术类学生申请时必须要提供作品集一样,申请传播学的学生也必须要提供写作样本(Writing Sample)
而此写作样本对学生能否被学校所录取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而我在指导自己的学生写作Writing Sample时,感觉中国学生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写作样本过于“毛邓马哲化”,写作样本往往过于照本宣科,语言僵化且没有任何新意,试想,如果拿一堆味同嚼蜡的陈词滥调来敷衍美国传播学系教授,他们怎么会给你录取呢?
2)写作中语法错误频繁出现,这样一看便让美国教授认为这样的学生没有应该有的学术涵养和严谨作风。
3)选题过于局限,且往往缺乏明确的主题,往往是无病呻吟,没话找话。
而我在给学生提供选题范围、题材以及美国的一些原版参考资料(Reference)的同时也往往主张:
1)小处着手,以小见大,小题大做 。
2)严审每一句话的语法,严审每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中国学生往往在写东西时没有逻辑感,这点也能说明为什么中国学生的GRE写作部分只能停留在3和3.5.
3)选用参考资料一定要采用美国原版论文或者出版物,不要用中国的一些平庸学者(这里我写得比较含蓄,其实中国所有研究传播学的大学教授们按照美国评价标准的话,连平庸都算不上)的“论文”和“著作”,因为中国传播学学者们的论文和著作往往是秉承“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的原则,这一点,不用多言,你懂的。
4. 与教授之间的套磁往往比较重要:
鉴于现在申请此专业的学生过多,如果没有与教授的提前沟通,很难拿到美国高校的录取,更别说拿到奖学金。以今年我的几个拿到名校录取的学生来看,这与我长期不懈的与教授的套磁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以L同学为例,本身背景普通(普通学校GPA:3.1,TOEFL 98,GRE 1310+3.0),最终拿到了Cornell、Purdue 、USC、Georgetown的录取,在申请过程中,笔者一如既往地参阅这几个学校教授的papers,然后以学生的口吻跟教授联系,并且晚上等到深夜跟教授打电话联系,若是跟纽约附近的学校联系,等到北京时间晚上9-10点钟便可,若是跟加州地区的教授们联系,只能等到晚上后半夜了,但能帮学生拿到名校的录取,这点付出也不算什么的。
5. 各个学校的侧重点也不太一样,并且往往许多州立大学的学科设置和专业设置要更加全一些,并且实力也相对更好一些。
很多学生往往在选校时往往盯着US. News 的综合排名,反而忽视专业排名,这点让我很是无奈和苦恼,以U of Iowa为例,施拉姆当年正是在这里创立的传媒学,该校此专业非常强悍,在美国传播学界的名望非常之大,很多名校的教授也是在该校拿的PHD, 但向一学生推荐该校时居然被当做野鸡大学看待,我很无奈,真的。以U of Missouri为例,该校的新闻专业非常强,几乎跟Columbia平起平坐,在美名望十分之高,但综合排名只排到94名,再以Wake Forest University为例,该校综排10几名,但该校的传播学专业实在拿不出手,连PHD点都没有,并且研究实力相当之差,所以学生在选择传播学的同时,尽量应忽视综合排名,要盯着专业排名来看。
6. 该专业申请竞争非常之大
不必说一些传统名校如 Ivy League、Big Ten之流,单窥一些其他高校便可知申请竞争之“全豹”:在与Wake Forest University 传播学项目负责人交谈中得知,该校往往每年只招4个国际学生,其中给中国学生两个名额,给欧洲学生两个名额,而今年单是中国学生便有32个人申请,其中大部分学生的GPA/GRE/TOEFL的分数都能在3.3/1300/100分以上;再拿佛罗里达大学这种大众情人校为例,今年有n个优秀中国学生申请该校,我在跟该校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 DIRECTOR聊天中得知,其中也不乏GPA3.6, GRE:1480的学生被拒。
7. 很多学生在申请时意识到申请美国传播学专业的难度增大,想转战其他国家
很多同学想拿新加坡、香港、澳洲、英国和加拿大的一些学校保底,殊不知现在申请这些国家或地区的传播学名校的人也不在少数。比如,如果申请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和南洋理工大学(NTU)的传播学项目(By Research 和 coursework),难度其实与美国的学校相比也不见得就简单了很多,一些香港的学校,比如港大,港中大,城大,近些年的申请难度也在随着申请人数增多也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