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数学考研报名条件

新闻学和传播学都属于新闻传播学下设的两个专业。新闻学与传播学这个两个专业既有相同的部分,也有相互区别的部分。新闻学专业为各类新闻媒体及文化单位等培养专业新闻人才,要求学生表达能力强,新闻采写编评等实务技能熟练。传播学专业则为政府、企业、媒体和其他社会组织培养公共传播人才。在毕业去向方面,学生选择新闻传播类专业学习,毕业后的选择方向丰富多元。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近年对本科毕业生去向的情况统计,学院30%左右毕业生选择出国深造,30%左右选择在国内读研,40%左右选择就业。选择就业的学生主要分布在五个方向,分别在报社、电台、电视台、杂志社、出版社、网站、新媒体等传媒机构从事新闻工作;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从事宣传文化或行政管理工作;在大型企业、金融行业从事品牌策划、公共关系工作;在中高等教育机构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和地方选调生等。

教学特色
-
串讲
除了专业精讲课程外,还有串讲课,系统复习
-
直播
直播+录播互动式教学,随时互动答疑
-
精讲
针对历年考点题型,设置课程内容,确保学员顺利通过考试
-
网课
随时随地在线学习,一年内反复听
你可以通过考研去改变本科普通高校生的身份,可以通过考研实现自己“211”“985”的梦,可以通过考研,把之前的遗憾全都弥补回来,对很多人来说,他们或许对于自己甚至家族的命运不是特别满意,他们读研更多的是改变自己甚至整个家族的命运,希望自己通过学历的提升得到一个更好的跳板,就业工作方面不多说大家也明白,研究生的学历比本科生高,含金量更高,因而在各个行业中会更吃香,无论是就业,还是在职场中,机会和上升空间都要高得多,这也是大多数学生愿意去考研的主要因素,拿着更高工资,享受着更好的待遇,这就是事实,就是对研究生的“不同对待”...
2021-2022年研究生考试信息解析
-
考研报考趋势
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达340万人,较2019年激增52万人,增幅达21.8%,成为近10余年增幅最大一年,创下*开放40年来最高纪录。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还会增长,可见录取难度会加大。
-
在职研究生考研
在职人员报考研究生都只需要参加每年举行 的10月份全国联考,但2015年教育部已明确2016年起不再组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全 国联考,考研难度增大,显而易见。
-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从2017年起,教育部会同*发展*委, 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分别编制和下达全 国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又有一批人 要分一杯羹,考研难度不言而喻。
教育学的复习心得
一、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统考中的重头戏,同时,这门学科也是比较灵活的,很多人反映,大纲里要求的东西要在好几本书里才能找全,比较琐碎,所以这里我简单列一下我当时是怎么找的。
1 课程那章:以全国12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教学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学基础》那本书为主
2 教学,德育,教育与人,教育与社会这几章,以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教育学》和王道俊、王汉澜编写的《教育学》为主。
3 剩余几章不是考试重点。随便看哪本都行。值得一提的是,教育目的那章有很多条例,什么几几年出了一个什么法之类的,用练习题带着背,别自己硬背。
4袁振国的《当代教育学》那本书相对于前几本书比较有时代性,有很多热点问题的探讨,如:14章。此外,还有以下一些可以注意一下:312-315页讲述了08年新增点人力资本;224-255页中间有一部分是关于德育08年的新增点部分,讲得比较细,便于理解。
二、教育心理
比较灵活的学科,但是从07 08 两年的教育学统考试卷来看,在教育心理学上出的大题都不是很难,很活的那种,但是小题中偶尔会有比较灵活的。
陈琪 刘儒德 《教育心理学》那本1-12章都要看,对着大纲找对应的部分,其余找不到的地方用冯忠良、伍新春那本《教育心理学》来补充。
三、教育学研究方法
这门学科重视实际应用,从07年和08 年的统考试卷中可见一斑。所以重要的不仅仅是看书,更重要的是应用。08年的大纲和07年相比改动较大,我在复习时,主要以裴蒂娜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为主,大纲涉及到但是《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没有的部分,可以参考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
四、教育史
这门学科需要大量记忆很多东西,但知识点不是特别的难,但要多注意中外的对比,以及同时期不同思想的对比。孙培青的《中国教育史》和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基本上可以涵盖大纲知识点。
大纲没出来前,可以先以去年的大纲为准看基本教材,能看多少是多少,把要点用铅笔划一划。在大纲出来后市面上没出来大纲解析前这段时间很重要,自己先对着大纲在各种基本教材上找答案,然后,会有一部分在书中找不到答案的可以在解析等材料中找答案,总之,就是综合各种材料总结出一本属于自己的大纲解析。
总而言之,就是要多看,多总结,多做题,用选择题去带小的知识点记忆效果好一些。大的知识点就要把主要方面背下来。自己多动手,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解析,多动脑,多思考大题的思路和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