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人性美的体现——托德·威廉姆斯和比丽·钱的建筑设计(一)
湖南建筑工程培训学校,Abstract:The design idea of American architect-- Tod Williams & Billie Tsien is “architecture is the combination of work and life”,They melt their feelings about the daily life into their architectural design,so their architecture embody their concern of humanity. Their value of space, their observation of material characteristic, and their “slow” principle on design, formed the humane beauty of architecture.
Key Words: Tod Williams & Billie Tsien, Space, Material, Slow, Humane Beauty of Architecture.
美国建筑师托德·威廉姆斯和比丽·钱是一对事业和生活上的伴侣,两人有着迥异的专业背景。托德·威廉姆斯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后来与纽约近几十年来最有名的建筑师——理查德·迈耶共事了六年,接受过严格、逻辑的训练。比丽·钱在与威廉姆斯合作之前,首先在耶鲁大学接受培训,成为一名出色的艺术家,这使她对材料、质感、色彩有着特定的艺术直觉,后来她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建筑学。夫妻二人的设计中对于建筑表皮的关注,对于在空间中运动的愉悦感的表现,至少有一部分归功于这样的双重训练。[1]
基本理念——建筑是工作和生活的结合
托德·威廉姆斯和比丽·钱在他们办公室的工作细则中声明:“无论我们设计什么,都必须是有用的,但同时要超越其用途。它必须基于时代、场地、业主的要求,但又要超越时代、场地、业主的要求。”[2]
在一项工程的设计过程中,托德的任务是将“个人道德变为实践”, 他认为“将建筑建好”是评价“真诚”的尺度,建筑必须有一个发动机般的逻辑合理的结构,建筑师必须诚实、乐观、勤奋,为其身处的生活作出贡献。在设计中,托德固执地追求诚实的、高质量的表现方式,他提出很高的工作标准,认为建筑设计如同生活中一样,应该是实用主义的、易于使用,并且稍微地与众不同,具有个性。(这正如他在日常生活中的着装一样,他会把工作时穿的衬衫的领子去掉,袖子剪短,这样就无须打领带、卷袖口了,这样的衣服因而既实用又有个性。)同时,托德是一个喜欢运动的人,喜欢蹦蹦跳跳、走路时超过别人、抄近道以及超车等。他经常说他对设计的理解来自于他的双脚,他将身体运动的舒适感表现在建筑设计中,使场所在运动中被感知,这种感知不仅通过直接的视觉,还通过知觉和形体而获得。托德和家人喜欢经常待在户外,人们经常会看到他们坐在饭馆门外的台阶上瑟瑟发抖,开着敞篷车在镇子里兜风或者在寒冷的天气摇下行驶中的汽车车窗以获得干燥的空气。他们将所有在户外的感受融入了设计中。
对于比丽来说,她将空间感带入生活,她的工作是为各种元素提供排列组合的空间。她认为,正如烹制食品、制作音乐一样,时间和空间使某些反应过程成为可能,正是制作过程中的停顿、步伐、对作品的理解等使建筑成为一种艺术。作为第二代华裔的生活背景和成长环境,使她具备了勤奋工作的品质和力求胜任的愿望,这些对她的创造力有积极的影响。比丽相信建筑应是工作和生活的结合,生活与建筑结合才能产生人性的建筑,“所谓艺术和生活不能共存的说法是一个人给自己设置的谜宫,艺术和生活可以共存。”“我们认为建筑学是一种伟大的乐观主义的行为。它的基础在于相信在地球上能制造出赋予生活优雅感的场所——并且相信这是十分紧要的。”[3]
对威廉姆斯和钱来说,现代主义是他们的信仰,环境、空间、形式、材料、光线、细部是他们重点关注的,人的使用是他们评价建筑的标准。他们对空间多思的安排,对材料探索性的使用、对光线的层层揭示体现在诸多完成的作品中,他们的实践糅合了他们对建筑的诠释:“我们视建筑为产生深层愉悦的一种行为。这基于此种笃信:在世上设置场所能带给生活光彩与惠泽——而且,这至关重要。”[4]
基于这样的信念,他们创作出了许多能够体现出人文关怀的建筑,湖南建筑工程培训学校,建筑本身及其内外环境一起为人们提供了享受生活的美妙空间。人性化的美体现在他们所设计的建筑的空间、材料以及每一个细部之中。
建筑人性美的体现
a. 对空间体验的重视
托德·威廉姆斯和比丽·钱的设计向一种适应时尚的建筑类型发展,但是在解决问题和对待建筑的美学感受中充满了对建筑原始主题的思考。他们希望创造出持久的、有意义的空间,让人们在这种静谧的空间中体会到内心深处的宁静,重新找回自己。“我们希望我们的建筑能深深地根植于大地,根植于人类和人类价值之上。”[5]因此,他们的建筑中的永恒不仅存在于形体中,而且存在于建筑师的意念中,外观形体和外立面对他们来说是次要的,他们更重视建筑体验。
在神经科学研究院的设计中,建筑师利用地形的起伏将建筑“嵌入”场地,三个不同的体量围合成中央广场,通过路线的安排使广场成为记录运动变化的时钟。(图1、图2)理论研究中心的混凝土结构直接和玻璃、不锈钢、石灰石相连接,实验室由混凝土、不锈钢和磨砂玻璃形成了弯曲的建筑体量,大礼堂内部通过构造处理形成了超级的音响效果,中央广场的水磨石和蛇纹石铺面以及抛光蛇纹石的水池和长凳,这些均是形成场所特征的本体要素,它们通过精心组合和微妙的处理,形成了建筑的特定场所;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科学家的修道院”[6](图3~6)。
托德·威廉姆斯和比丽·钱希望每件作品都能够与众不同,在体验建筑的过程中,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他们的作品期待着别人去触摸。沿着神经科学研究院的入口往上走,你会发现自己正触摸着这一低矮的转折体建筑长长的混凝土墙,墙体因沙尘暴的侵袭表面已变得柔和,裸露出蓝绿色的聚成岩体。人们在建筑中运动可以感知到地面;通过手的拂动可以感知到墙面。对感知的强调使他们的建筑具有了生动的特性。
在美国民俗艺术博物馆设计中,建筑剖面的变化微妙地扩大了空间,人们穿过建筑物的过程也因为内部设施的变化而充满变化,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看一件物品,可以透过分开的墙体从一个展廊看到另一个展廊,从一层看到另一层。通过每层楼板的开口,光线由高到低穿透各层展厅,产生戏剧性的多变的空间。参观者将会在一个房间似的电梯厢中上升至顶层,然后穿过梯田似的展览空间,经由各种楼梯走下来(图7)。室内的感觉类似于在大自然中的体验,是美国民俗艺术博物馆最令人难忘的地方。人的视线可以穿过虚空间或进入下面的明亮空间,好像行走在一个有生命的山谷中。建筑师对空间的处理是雕塑式的,博物馆每层平面中楼梯的位置和宽度都会发生变化(除了电梯和防火梯之外),中部是一个中庭,虽然各层平面相似,窄展廊、电梯、防火梯位于中庭的一边,宽展廊位于另一边,但是,沿中庭环绕、上升过程中的视觉变化,使得每一层的感觉各不相同。在一层,中庭是一个垂直的刀锋状的空间;到了第三层至第四层,宽大的混凝土楼梯将其扩充为一个宽的、充满光线的井状空间;建筑的中部,主楼梯成为建筑中剧场般的美妙场所,人们可以观看不同楼层的空间;到了上部,一个狭窄的居住建筑尺度的楼梯将参观者引至顶层南边的展廊。通过一系列空间的延伸和压缩,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空间感受。一系列特殊设计的展览龛窗沿楼梯和中庭布置,使艺术融于结构和建筑流线之中(图8、图9)。不同的流线相互交织,与或熟悉或陌生的物品的奇遇丰富了观众的观展体验。陈列在壁龛或墙上的物品形成了持续变化的风景,丰富了建筑的内容,感觉上好像博物馆比实际的要大。传统和非传统展示空间一起,给不管是初次来访还是曾经光顾过的观者创造出一个值得回忆的环境[7]。
点击湖南建筑工程培训学校,了解更多建筑工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