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绿色建筑指标体系及规划实施途径研究(三)
四、规划实施途径
( 一) 规划管理
湖北建筑工程培训学校,绿色建筑监管体系以项目的基建流程为主线推进绿色建筑全过程,依据总体规划的低碳生态城市要求,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落实具体绿色指标,结合管理流程,形成实施管理流程设计。具体如下:
1. 控规审查环节
这是绿色建筑规划实施的前提环节,是实现绿色建筑从单体到区域绿色示范区的关键环节。重点把握地块尺度、公共设施可达性、城市开放空间可达性、轨道交通站点一公里范围内就业岗位与流量的比例、公交站点覆盖率、生活垃圾的分类率等。
2. 规划意见书
加强土地出让环节对绿色建筑相关规划指标的控制,明确人均居住用地面积、无障碍住房比例、地下建筑容积率、室外停车比例、雨水径流外排量、本地植物指数,同时包括单位建筑能耗、可再生资源贡献率、平均日用水定额、下凹式绿地率、透水铺装率及绿地率、屋顶绿化、植林地比例。
3. 工程规划许可
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阶段,审查规划意见书阶段控规指标的执行情况。通过许可证的发放环节,管控指标的落实。
4. 施工图审查
对规划意见书中的指标进行落实,湖北建筑工程培训学校,依据北京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关于绿色建筑集成度审查表,加强绿色建筑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审查的要点和详细内容的规定。审查指标包括: 建筑指标、结构指标、给排水指标、暖通指标、电气指标、景观指标、室内指标。
5. 规划监督验收
绿色建筑工程项目竣工后,对该项目是否符合规划设计要求以及建筑施工和设备安装质量进行专项检验。重点验收场地各项公共设施、绿化质量和效果。
( 二) 设计集成
在对设计单位的管理方面,对项目各阶段设计文件进行严格要求: 项目建议书必须确定绿色建筑目标,列出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估算; 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提供绿色建筑的实施策略; 方案设计必须包含绿色建筑专篇; 初步设计必须包括绿色建筑手段及技术、投资估算等,并填写集成表; 施工图设计须注明对绿色建筑施工与运营管理的技术要求,填写绿色建筑集成表; 施工图设计审查需附绿色建筑专项设计审查意见。
五、示范带动机制
积极推行北京绿色示范区的规划实践,如昌平未来科技城制定了绿色建筑示范区的管理办法; 丽泽金融商务区也积极实施生态商务区理念; 通州运河核心区融合了大量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纲要的理念实施; 奥体文化商务园区( 奥体南区) 打造以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产业为支撑,同时兼容金融、信息服务、商务服务以及科技服务等现代化服务业的综合性城市职能中心。丰台区长辛店绿色建筑生态社区示范项目就是一个较好的规划实施方案。该项目位于永定河西岸,紧邻京石高速公路,是未来重要的发展地区。规划区总面积约500 公顷,以建立宜居、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示范区为目标。
( 一) 规划策略实施
在空间规划策略上关注环境、资源、经济、社会等四方面问题。采用的具体措施包括: 为增强园区创新发展的动力,在引入大中型企业的同时,注重创业型小企业的培育,为中小企业提供的使用面积约占产业发展总面积的20% ; 形成了多层次的公共设施服务体系和绿化空间系统;建筑高度和容积率结合轨道站点布局; 优化能源供应系统、中水和雨水利用系统; 生态修复等。最终达到的能源利用目标是使整个地块减少现有标准下24. 5% 的基本能量需求,二氧化碳排放比常规方案减少50%。
在规划方案中,要求落实十大生态指标,包括: 宽度为30 米的微风通道; 满足碳汇需要的植林地比例; 不同类型建筑的绿色屋顶面积率;满足每100m2 屋面约1. 87m3 雨水储存容积的雨水回收设施; 透水铺装率、下凹式绿地率、70%的建筑贴线率、建筑节能指标、占总能源需求21% 的可再生能源/ 清洁能源需求比例、人均用水110L / 天的节约用水定额。另外还包括五个生态引导性指标: 本土植物比例0. 8; 无障碍设施100% ; 生活垃圾处理( 分类100% , 垃圾投放点布局) 100% ; 功能混合; 可循环材料10%。
( 二) 建筑设计实施
在建筑设计方面,加强单项技术的设计优化,同时保证整体技术体系和谐统一。在绿色设计中,优先采用了主动式遮阳体系、合理控制进深、天然采光利用等被动式、低成本技术,对水源( 地源) 热泵提供冷热源、天棚柔和辐射采暖制冷系统、温度独立控制、减少输配系统能耗、高效照明、水资源利用及处理系统等主动式技术进行优化,打造了高品质、高舒适度生态节能住宅。
六、结论
基于目前的发展现状,未来绿色建筑的相关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科技攻关,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围绕北京绿色建筑指标体系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如对比国内外相关绿色标准、收集北京市绿色建筑资源数据库、分析北京市绿色建筑管理机制、制定绿色建筑技术集成度表等,从而优化绿色建筑标准,巩固实施政策保证机制。第二,广泛进行工程示范应用,选取各个区县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以及公立医院、学校等具有公益性质的建筑为示范对象,率先推广绿色建筑。第三,加快制定北京绿色建筑相关管理办法,形成规范管理,建立奖励机制,带动行业的积极性。
北京绿色建筑的发展与推广,是实现“绿色北京”目标、建设宜居城市的客观需要, 可以缓解北京市对能源的高需求,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北京绿色建筑从城市规划入手,搭建起规划、建筑多层次的指标体系和完善可执行的绿色建筑管理实施途径,并积极倡导以示范工程带动市场推广机制。随着绿色建筑的深入推行与相关制度及标准的不断完善,北京绿色建筑之路将越走越宽广。
点击湖北建筑工程培训学校,了解更多建筑工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