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面临的核心难题

机构:杭州春华教育 时间:2015-11-28 点击:747

  “互联网+”是今年经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词汇,实际上,互联网+工业(智能制造)才是“互联网+”的重头戏。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当前,工信部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正是针对我国制造业转型所提出的转型战略与路径。推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型升级,必然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制造业是国家的命脉。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将无法实现国家经济的快速、稳定、和健康发展。美国曾经执行“去工业化”战略,把美国国内的工业转移出去,却导致2008年的经济危机。德国有强大的制造业,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才能够独善其身。我国虽然是制造大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不仅呈现“大而不强”的较大劣势,同时也存在产品附加值低的明显问题。另外,我国的制造业发展也给经济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与破坏。由于缺乏研发与设计力量、营销与服务等能力,我国制造业还在依赖劳动力从事代工生产或贴牌生产,产品附加值低;同时,我国制造业是高能耗、高消耗等行业,对社会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或破坏。因此,我国企业必须进行转型。而依靠高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已经是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然。

  智能制造是我国两化融合的必然阶段

  实际上,“互联网+”不是在流通领域或金融领域,关键的是在工业领域。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合(简称两化融合)是我国建立经济强国的重要战略决策。两化融合的最高(必然)阶段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来自于德国的“工业4.0”。“工业4.0”的概念源于2011年德国举办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后来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2013”中发布的《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中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追从。

  “工业4.0”主要是介绍工业发展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智能制造是一个发展的概念(这里无意也无能提供精确的概念),主要是指现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而产生的工业发展模式,主要内容有基于“信息物理系统”下的“数字工厂”和以资源动态配置的生产方式为中心的智能制造。一般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机械化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为动力带来的电气化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使用电子和信息技术带来的自动化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则是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

  使用而带来的智能化革命。

  智能制造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制造深度融合的必然阶段,也是最高阶段。美国和德国都把“智能制造作为将来工业发展的战略方向。美国是将强大的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到工业领域的革命;德国却是以精细工业基础吸收先进的信息技术的革命。

  更多知识:杭州会计课程培训学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