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学会分享?(二)
你能做些什么
不要强迫孩子与别人分享东西。你应该营造出一种氛围和环境,促使你的孩子自己想要和别人分享。孩子的心中存在着占有的欲望。对你来说,不过是些玩具;而对孩子来说,那是属于自己的、珍贵的财产。因此,在鼓励孩子与别人分享玩具的同时,你应该尊重他们正常的占有欲。
此外,你还应该注意观察你的孩子在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时有什么表现,这能使你很好地了解孩子,从而让你知道他需要什么样的引导。如果你的孩子是个见东西就要抢到自己手里的小家伙,那么他将发现其他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一起玩。如果他的东西总是被别人抢了去,那他就需要学会对别人说“不”的能力。
教育孩子与别人一起分享
在学前阶段,你的孩子首先会自然地经历一个凡事都先考虑“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好处”的阶段,然后才会进入到一个具有更多的社会意识的阶段中去,遇到事情的时候会考虑“这件事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无需父母多少帮助,孩子们就会渐渐懂得,如果他们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的话,生活就能过得更加顺利。
与孩子建立起密切的关系
只有别人给予了孩子一些东西,他才会乐于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我们发现,在最初两年中受到了亲密养育的婴儿更有可能在未来的岁月中成长为乐意与别人分享的孩子,这有两个原因。
首先,受到了大人慷慨给予的孩子会照着大人为他们树立的榜样去做,长大后将成为慷慨、大方的人。内心有着良好感觉的孩子更愿意与别人一起分享。
其次,受到了亲密养育的孩子往往具有坚实、可靠的自我形象,在他的内心中,不需要太多外界的东西来证明自己。
通过在儿科实践中对受到亲密养育的孩子的研究,我们发现,他们内心所需要的依恋对象比较少。他们更愿意伸手去牵着妈妈的手,而不会紧紧地抓着一条毛毯不放。
为孩子做出慷慨大方的榜样
小孩子们看到什么,他们就会做什么。如果大人经常与别人分享东西,那么孩子们也会这么做。当有人向你提出要借你的“玩具”时,你应该借此将它变成一个教育孩子的机会:“妈妈把她的烹调书借给了她的朋友。”你应该显眼地把东西借给别人,以便让孩子能注意到。你还应该和孩子一起分享东西:“想吃我的爆米花吗?”“来和我们坐在一起——我们会挪出些地方给你坐。”
如果你有好几个孩子,尤其是如果他们年龄相近,那么很多时候你会忙得分身乏术,不能很好地照顾到每一个孩子。两个孩子不可能都百分之一百地完全占有母亲或父亲。你应该尽量公平地把自己的时间分配给每一个孩子。“不公平”是孩子们最频繁地重复的唯一抱怨。你应该尽量做到为孩子们提供均等的机会,同时又要教孩子懂得,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能完全做到公平的,其他因素也会带来影响。
点击武汉幼师培训学校,了解更多教育咨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