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对孩子进行榜样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无数英模人物在追求真理和祖国的前途时,在集体和他人遇到困难、危险面前,都能表现出勇敢献身的精神,值得青少年学习。革命前辈朱德总司令在10岁至14岁期间,从老匠人及私塾教师席老先生那里,听到了太平天国石达开战斗和就义的故事;听到了清朝的昏庸、洋人的凶残和义和团反帝斗争的故事,这些英雄形象深深地留在他的记忆里,激发了他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他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础。青少年的人生观、道德观以及性格都是在多渠道教育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特别需要家长对他的关怀和指引。作为家长,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勇敢品质,多讲讲在民族独立解放运动中表现出大智大勇精神的英雄的故事,指导他们学习英雄人物的勇敢品质。武汉幼师培训学校整理
第二,培养孩子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崇高的理想。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想观念、理想、信念等常常制约着人的性格形成。一个人如果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了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那么,他就可能形成符合人民利益要求的勇敢性格特征,否则,“勇敢就可能变成鲁莽、粗暴、蛮不讲理的表现形式和代名词。
第三,言传身教,优化环境。在培养孩子勇敢品质时,家长的言行举止很重要。俗话说:“将门出虎子。学生性格和良好品德的形成,都受到家长的影响,因为家长是他们最亲近、最可信任的人。因此,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都要勇于承担责任,切忌“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家中有客人来,要让孩子主动问候招待;别的孩子闹矛盾,要鼓励孩子去做化解工作;学校布置的活动,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课堂上课,要鼓励孩子踊跃发言;家中事务,要孩子发表意见。这样,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孩子的勇敢品格才会在学习生活的实践中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