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固定管板式热换器。
但是由于壳程不易检修和清洗,因此壳方流体应是较洁净且不易结垢的物料。当两流体的温差较大时,应考虑热补偿。
例如具有补偿圈(或称膨胀节)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即在外壳的适当部位焊上一个补偿圈,当外壳和管束热膨胀不同时,补偿圈发生弹性变形(拉伸或压缩),以适应外壳和管束的不同的热膨胀程度,这种补偿方法简单,但不宜用于两流体的温差较大(大于 70℃)和壳方流体压强过高(高于600kPa)的场合。
(2)U型管换热器。
管子弯成U型,管子的两端固定在同一块管板上,因此每根管子可以自由伸缩,而与其他管子和壳体均无关。这种形式换热器的结构也较简单,重量轻,适用于高温和高压场合。其主要缺点是管内清洗比较困难,因此管内流体必须洁净;且因管子需一定的弯曲半径,故管板的利用率差。
(3)浮头式换热器。
浮头式换热器两端管板之一不与外壳固定连接,该端称为浮头。当管子受热(或受冷)时,管束连同浮头可自由伸缩,而与外壳的膨胀无关,浮头式换热器不但可以补偿热膨胀,而且由于固定端的管板是以法兰与壳体相连接的,因此管束可从壳体中抽出,便于清洗和检修,故浮头式换热器应用较为普遍,但结构较复杂,金属耗量较多,造价较高。
(4)填料函式列管换热器。
该换热器的活动管板和壳体之间以填料函的形式加以密封。在一些温差较大、腐蚀严重且需经常更换管束的冷却器中应用较多,其结构较浮头简单,制造方便,易于检修清洗。
更多资讯,请访问平顶山工程职业资格教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