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获得公映的国产故事片占获得公映许可证的影片的比例已从 2010 年的 17.30%阶梯式上涨到 2014 年的 49.83%,显示出我国国产故事片在商业价值和质量方面发展较快。
②市场化程度
我国的电影行业过去一直属于国家管制行业。2002 年《电影管理条例》颁布后,国家放宽对民营资本进入电影制作、发行行业的准入,包括华谊兄弟、博纳影业集团在内的民营电影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国内电影制作与发行行业的重要力量。这不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电影业的竞争格局,也推动着整个电影行业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整体来看,电影行业的竞争格局及市场化程度表现为:
A、对境内民营资本经营电影业务已放开
以往国有企业垄断电影市场的格局在国家政策的日益松动下已经被打破, 民营企业已经可以涉足电影产业的绝大多数领域。 外资可以通过参股的方式有限制的进入电影的投资、制作,但是尚不能从事电影发行业务。
B、能够出品高票房商业大片的机构数量有限
报告期内,我国电影制作与发行行业中,华谊兄弟、小马奔腾影业有限公司等制作机构具备生产优质商业片的能力,并能参与自己投资制作的影片;中影股份、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博纳影业集团等少数机构在发行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其中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和博纳影业集团在制作方面实力亦很突出。
③公司的市场地位
公司在电影投资、制作与发行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建立稳定的市场地位。公司在电影制作与发行行业的竞争战略是全产业链经营,并自下游往上游推进,即先建立发行渠道,掌握发行和营销的主动权;同时尝试作为主投方制作商业片,累积经验。
公司作为主投方制作的首部影片《白日焰火》在 2014 年 2 月举行的第 64 届柏林电影节获得最佳影片奖(即“金熊奖”) ,显示了公司在电影制作、发行业的潜力。
(2)影响公司电影制片与发行业务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国产电影制片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在于居民文化消费升级以及下游渠道的扩张,包括影城的大规模兴建和新媒体的兴起。
不利因素包括:进口影片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制作成本不断提高;盗版的冲击。
更多资讯,请访问郑州影视后期教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