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资产特征及计量理论

机构:孝感仁和会计教育 时间:2016-02-25 点击:767

  生物资产是指与农业活动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生物资产区别于一般资产的最显著特征是具有“生物转化”能力(“生物转化”是指导致生物资产质量或数量发生变化的生长、蜕化、生产和繁殖的过程)。正是因为生物资产具有生物转化的能力,使得生物资产价值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规律,存在自然增值(或负增值)的过程。生物资产区别于一般资产的价值变动规律,必然导致其会计计量模式与一般资产存在不同之处。

  生物资产是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源,对生物资产如何进行会计计量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一是生物资产成本观。“生物资产成本观”立足于生物资产取得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更加强调生物资产的投入价值。1940年佩顿在《公司会计准则导论》中指出:“成本可以分为两部分,其中已消耗的成本为费用,未消耗的成本为资产”,实质上指明了资产的成本观。在成本观下更加关注生物资产的可计量性。二是生物资产的价值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资产的关注发生了转移,从“为取得资产所消耗的资源”,转向“资产给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对生物资产而言,同样是更加强调生物资产的服务潜能和未来给企业带来的产出价值。

   了解更多会计知识:请访问孝感会计从业资格培训学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