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的碎片化时间利用与系统性学习需求

机构:河南儒林教育 时间:2016-03-22 点击:950

  这一是因为中国的互联网教育产品都是定位为“课堂教育的补充”,可以不可避免地要和学校、辅导班“抢时间”,所以不占用大块时间,而突出自己的灵活性,强调 “碎片时间”的利用,无疑是攻短之计;二是,传统学校教育中,每节45分钟的课,都要有“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所讲授的知识也是相对完整的一个小系统,包含若干小知识点,讲者一而听着众,有人懂有人不懂,但是不懂的也不是完全不懂,这时你再上一个和学校课堂一样的课程,依然是浪费时间。因此这时就需要另一种“微”化—知识点的“微”化。知识点的切割,非专业者不可为。

  所以“微”化有两层内容,一是时间上的“微”化,一是知识结构的细微化。而知识结构的“微”化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用户的选择难度,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实现“个性化”。因此是解决或者缓和前一矛盾的方法。但是,多少产品只是形式之“微”(只“微”化了时间)呢?

  知识结构的“微”化带来的另一问题就是:如何把“微”化之后琐碎的知识点再组织结构起来,形成系统化知识网络呢?要知道,你的用户大部分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他们大多是不能够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的。可汗学院的导图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但遗憾的是,很多网络教育产品只是散落着,成为一个平面化的产品。你现在应该学什么?学完这个下一个应该学什么?这些课程之间是如何勾连的?这些问题都由用户自己解决。——这就是工具化的产品,你的学习过程类似一次“密室逃脱”,找到你需要的东西,达到你想要的目的。

  无论网络教育产品如何定位,用户都是有系统性学习需求的,因为教育本身就具有系统化、循序渐进的特点的。如果你不能指引用户下一步该学什么该做什么,那你就不能要求用户持续留在你这里。

  对于任何一种网站来说都是如此,如果你的网站指引性不强,用户跳出率就高,访问深度就不够。

  教育产品的系统化尝试其实也很多。课程类的比如网站课程的知识树结构。讲题的产品是最末端、最“微”的一种产品形式了,具体到了最小单位,也是最容易工具化的产品。对于题目也有很多结构方式,包括按知识点聚合,形成测评系统,然后前者(知识树结构的课程产品)虽然具有一定指引性,但本质还是工具,只是你多了一种找到所需工具的方式;后者(解题产品)加上课程,就是完整的“讲—练—测”环节,是更符合教育规律的一种产品形式。只是依然受限于不够智能。

  不过走同样路线的背单词产品倒是表现不俗。说到这里,其实语言学科和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学科特点不同,产品的结构组织形式也应该不同。

  想了解更多关于远程教育方面的资讯,请访问郑州远程教育培训机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