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总成本费用=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折旧费+摊销费+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其他费用
1. 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
该价格应按到厂价格计,并考虑运输及仓储损耗。采用的价格时点和价格体系应与营业收入的估算一致。
2.工资及福利费
通常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以及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中由职工个人缴付的部分。
3.修理费
技术方案评价中可直接按固定资产原值(扣除所含的建设期利息)或折旧额的一定百分数估算。
修理费允许直接在成本中列支。
5.摊销费
无形资产的摊销一般采用平均年限法,不计残值。
6.利息支出
借款费用又称财务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
利息支出的估算包括长期借款利息、流动资金借款利息和短期借款利息三部分。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生产运营期利息是可以进入总成本的,因而每年计算的利息不再参与以后各年利息的计算。
7.其他费用
其他费用包括其他制造费用、其他管理费用和其他营业费用这三项费用。
其次,就是经营成本是工程经济分析中的专用术语,用于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的现金流量分析。
在技术方案建成后建设投资形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贷款利息是使用借贷资金所要付出的代价,对于技术方案来说是实际的现金流出,但在评价技术方案总投资的经济效果时,并不考虑资金来源问题,故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考虑贷款利息的支出,在资本金现金流量表中由于已将利息支出单列,因此经营成本中也不包括利息支出。
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
注意:经营成本与融资方案无关。
想要了解更多资讯,请访问成都一级建造师培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