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知识: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机构:保定优路教育 时间:2016-08-27 点击:1031

  (1)宪法及宪法相关法:“组织”法、选举法、国籍法、自治法;

  (2)民法商法:合同法、物权法、公司法、招标投标法;

  (3)行政法:“行政”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房地产管理法、规划法、建筑法;

  (4)经济法:统计法、土地管理法、标准化法、节约能源法等;

  (5)社会法:“劳动”法、“安全”法; (6)刑法;

  (7)诉讼(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仲裁法)。

  法的形式:

  (1)在我国,习惯法、宗教法、判例不是法的形式。

  (2)法的形式有7类:

  a、宪法:我国最高的法律形式,也是建设法规的最高形式。

  b、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一般法律)制定的。只能制定法律的包括:国家主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

  职权;民族区域、特别行政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民事基本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

  本制度;诉讼和仲裁制度。

  c、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特征:“条例”,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d、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特征:“地名+条例”,如内蒙古***条例》)。 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情况下,较大的市(省、自治区的人

  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自治区的自行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 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e、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法律规范性文件(特征:“规定”、“办法”)。

  f、地方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特征:“地名+规定”、“地名+办法”)。

  g、国际条约:也是法的形式,除条约外还包括公约、协定、议定书、宪章、盟约、换文和联合宣言等。

  更多资讯,请访问保定一级建造师培训学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