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法规:​民事法律关系

机构:济宁环球优路教育 时间:2016-11-04 点击:991

  1.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

  2.民事法律关系的变更

  3.民事法律关系的终止

  1.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3+4+2):

  3个主体: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

  4个客体:财、物、行为、非物质财富

  2种法律关系内容:民事权利、民事义务

  (1)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①自然人

  自然人包括公民、外国人以及无国籍人。

  自然人的3种民事行为能力:

  第一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8+16)

  《民法通则》第11条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二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10+部分精神病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又称为限制民事能力或部分民事行为能力。

  《民法通则》第12条第1款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第三类:无民事行为能力(10+部分精神病人)

  《民法通则》第12条第2款规定:“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民法通则》第13条第1款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更多资讯,请访问济宁二级建造师培训学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