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对象:高中,中专在读或毕业学生
日语听力,这部分一般的都会在试卷的前面,我们在做试题之前,最好可以先花费10分钟的时间去看听力部分,先去理解他的意思,好做到心里有数,我们在生活中,要想练好听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日语语感的练习,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可以多加的练习,总没错,单选,这部分主要是考察单词的词汇量,语法等方面的知识,只要是这方面做的好的,这部分考试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
2016年度留学共收获Offer40351例,奖学金3522万美元,58%学员进入美国TOP50名校;学堂高分学员占比高达80%以上,86%的学员获得了托福100+的好成绩;游学境内外出团达2300人次,项目涵盖全球知名企业和顶尖名校科研院所;就业帮助800多位海内外大学生成功拿到理想Offer,85%进入全球500强企业。
2005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300万,2008年超过500万,2011年超过600万,2015年749万的数字则再创历史新高。
面对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中国的就业形势也是越来越严峻,“一毕业,就失业”的情况非常普遍。
针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政府也纷纷推出政策缓解过渡,然而都没有很大的起效。这个时候,与其靠政府,不如“自救”。当别人毕业后为工作急得团团转的时候,你如何更加优雅的毕业,如何一毕业就就业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日本留学!
作为日本留学生,为何能够不愁失业呢?下面就让名校教育集团(名校志向塾)为你来分析一下前因后果。
首先,日本是一个老龄化*,年轻劳动力不足,日本社会对年轻人才的需求非常地旺盛,而日本留学生恰恰能够弥补日本社会年轻劳动力不足的这个缺口,因而深受日本企业的青睐。
据调查,日本企业在2010年(2010年4月~2011年3月入职)录用外国留学生的企业数占全国企业的11.7%。2011年(2011年4月~2012年3月)这一比率猛增到21.7%。而1000人以上的大企业,这一比率更高,为35.2%,相当于3家大企业中就会有1家录用外国留学生。此外,拥有海外办事处的企业从2010年的19.8%上升到2011年的36.1%。即使是没有海外办事处的企业,录用外国留学生的比率也从2010年的6.4%上升到了12.3%。这足以表明日本企业对于录用外国留学生的态度还是非常积极的。
另外,在日本,七成的日本企业在招聘时不分文理,也就是说找工作和专业(文,理)并无太大关系,只要是优秀的人才就会被录用。这也进一步加大了日本留学生的就业机会。
基于此,很多学子都选择去日本留学,但也有人会想,虽然日本社会对日本留学生的需求大,但是如果我毕业后想回国怎么办呢?回国之后,留学日本的优势又该如何发挥呢?
名校教育集团(名校志向塾)想说的是,就算你想回国,你依然不用为就业发愁,留学日本依然是你就业的重量级筹码。现在中日贸易关系如此紧密,在中国,有很多日本企业,它们在招聘员工的时候,会优先考虑日本留学生,因为他们不仅会说流利的日语,方便交流,同时他们熟悉日本文化和日本企业文化,方便管理。所以,即使你回国,也依然是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被众多企业所青睐。
最后,名校教育集团(名校志向塾)还想提醒,留学日本还有另一大好处,那就是当你在日本接受了高等教育,学习了先进的知识,你甚至还能选择自主创业,从就业到创业,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在失业的浪潮中,日本留学,就是保障你就业的重量级筹码,而你要做的,就是紧紧握住这块筹码并且好好地利用它。
立即咨询有计划于赴日留学或即将留学的人群
有高中、中专、职校及以上学历者(或预毕业者)
想要申请日本的各大院校的广大人群
希望了解赴日就读及语言学校相关情况的人群
高一高二需要学习很多的词汇,将近1400单词,同时最难语法点也是高二开始涉及的,文理分科后,各科任务都加重的情况下,成绩的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在这个学习阶段,阅读和写作应该是高二学生重点提高的能力,因为从高二开始,大多数学校就普遍开始训练高考各种文体的写作,而且在高二也是慢慢拉开学习距离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一定要加强学习,因为到了高三基本上就会没有太多的时间让自己去加强。高三学习时间紧,任务重,阶段性目标明确,因为自己要去备战高考,在这个时期,基本上各科的任务都会进一步加重,大家都为了考学而拼搏着,在这个重要的时期,不要去放弃自己,继续自己的学习计划,继续每天记单词,完成练习,巩固语法,词组,在这个阶段的基础上,自己可以买一些资料进行练习,例如,听力,写作,阅读等方面的练习,对于这些练习都会是家常便饭,每次对于做错的,都要进行分析,总结。
关于日本大学班
招生对象:高中,中专在读或毕业学生
学习时间:学制为一年时间
课程收获:帮助学员顺利的留学日本
制定留学方案
定专业选学校
制定执行计划
准备申请材料
准备申请文书
准备留学签证
提交入学申请
留学行前淮备
集团以培训为核心,拥有留学服务、基础英语培训、大学英语及考研培训、出国考试培训、多语种培训等多个培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