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三种课堂风格,你更喜欢哪种?
场景一:M老师正在讲台上眉飞色舞的演绎着课程。他有着多年的授课经验、非常棒演讲功底,他的理论讲解深入浅出、案例故事样样精彩,而且课件制作也很精美。学员反馈听他讲课简直就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场景二:在一个贴满培训口号和学习园地的教室里,学员们在干什么?嗯,他们在热火朝天地讨论、活动。L老师呢?他在观察学员的活动情况、准备下一个活动的道具,他还需要按照活动流程安排,组织学员对上一个活动进行分享和反馈。一般而言,他只对学员分享的结果进行概括性的点评。L老师在培训时很少进行理论的讲解和灌输,他认为学员都是成年人,每人都有自己对生活和工作的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体验到的东西都会给本人带来收获,他相信学员可以自己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他强调的是学员自己的“悟道”。
场景三:学员在干什么?嗯,他们时而个人自主学习、时而两两搭档学习、时而在开展小组活动、时而班级大互动。H老师呢?他时刻关注着学员的反应并适时地进行介入。他的课程设计思路是教与学的统一:教有目标学有目的,教的目标就是要学员更好的学。因此,在课程中为了达成教学目标,他精心设计学员的学习流程和活动,通过不同的学习活动达成不同的学习目的。在他的课堂上,有老师的教学活动如讲授、引导、示范、教练等行为,也有学员思考、探究、演练、讨论等学习活动。学员在老师的活动组织中达到激发学习主动性、与旧知链接、探究新知、解决问题的目的。
其实,这三种场景的背后,有某种教学思想在指导教学行为。
探究课堂风格背后的教学规律
现在问大家几个问题:
1、是哪种教学思想支配课堂组织?
2、哪种教学模式更符合当下的企业培训?
3、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学员更肯学?
先谈谈教学思想。这两年在国内培训界,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一谈到“建构主义”也必然会提到“行为主义”教学思想。这两种教学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分别对应“学生中心模式”和“教师中心模式”。在此简单介绍一下这两种教学模式的差异:
“教师中心”这种模式的教学思想基础是行为主义。优点是有利于老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老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而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弊端则是:完全由老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成长(按这种模式培养出的绝大部分是知识型人材而非创造型人材);学员的自主学习意识也遭到了扼杀,对培训产生了抵触心理。
“学生中心”这种模式的教学思想基础是建构主义。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但在某些极端建构主义者的应用过程中,忽视老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学习过程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
因此,由以上分析可见,两种教学模式各有其优势与不足,不能简单地用后者去取代或否定前者,也不能反过来用前者去否定或取代后者。而是应当彼此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努力做到既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既注意老师的教,又注意学生的学,把老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老师通过科学的教学组织帮助学员学有所成、学以致用。我们称这种教学模式为“双主模式”:即以“老师为主导,以学员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再谈谈当下企业培训的教学模式选择。显而易见,“双主模式”更适合当下的企业内成人培训。
谈最后一个问题,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学员更愿意学?教学方法包括有老师的行为即培训方法和学员的学习行为即学习活动。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苏格拉底
学习活动强调的是学员学习的主体身份,因此在授课过程中的学习活动设计和组织更能点燃学员的学习热情、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自主地投入到培训中来。如何做到这点?一是关注学员的学习动机,二是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
关注学员的学习动机,关注的是学员学习的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在培训过程中,外在行为动机通过表扬奖励、批评惩罚、排名竞争、培训情境、培训师鼓励等因素的的刺激;内在动机通过自主、胜任、自尊、归属、参与等因素来刺激来。
更多知识,请访问郑州企业培训师教育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