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课云网 > 郑州天材教育 > 资讯总汇 > 何为父母之道:下

何为父母之道:下

机构:郑州天材教育 时间:2015-06-19 10:22:44 点击:597

  【读论语 带小孩】

  论语札记.拾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子罕篇第九

  译:颜渊赞叹的说:「仰起头来看,比想象更崇高;深入去挖掘,比想象更坚毅。眼看着在面前,忽然发觉又到了身后。老师就是这样缓慢而持续的引领着我们,用他的知识与经验开阔我的眼界,又用规范与约束使我成为谦恭有礼的人,就算我想停下脚步,却不由自主往前走……」

  颜渊赞叹的是孔子的「为师之道」,而这不也是「父母之道」吗?

  父母亲应该树立起既高且深的形象,尤其是在孩子小时候,不管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如何,孩子都会依恋的爱着父母亲。因为,除了父母之外,他们别无所有,这也正是父母在孩子心中建立形象的好时机。

  父母亲要仔细的观察孩子心性,在适当的时候,提出纠正,让孩子知道,我一直在注意你,你的言行举止代表了家教,也代表着父母亲。

  孩子的脑部发育并未完全,容易冲动,往往会有所谓的「人来疯」,疯狂的奔跑,尖锐的喊叫,陷入一种迷失的狂热中。我记得自己的童年,偶尔也会发生失控场面,这种时候,最渴望的,是一个能使我停止下来的大人。当父亲或母亲攫住心跳加速、胸腔快要爆炸的我,双手捧住我的脸,注视着我的眼睛,坚定的对我说:「乖,你现在太激动了,要冷静一下。来!我们休息一下。」当他们牵着我的手,把我带到一边去「冷静」的时候,我一边喘息,一边升起一种解脱的松弛和安心。

  父母的手,推动着孩子向前,也终止孩子停不下来的躁动。

  【读论语 带小孩】

  论语札记.拾壹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子路篇第十三

  译:孔子说:「名分若不正当,说出来的话就没有分量;说话没分量,想要做的事当然无法成就;事情做不成,便无法建立礼乐;礼乐无法建立,刑罚就不能有效实施;刑罚无法实施,那么,百姓便会觉得茫然失措,无所归依了。」

  当我听见父母亲宣称:「我不想当孩子的父母,我想当孩子的朋友。」这样的话,总是十分忧心。父母不想当父母,那么,该由谁来担负父母亲的神圣使命呢?父母亲是儿女灵魂的雕塑师;是最伟大的艺术家;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全心全意仰望与爱慕的第一个对象,假若父母不想当父母,首先辜负的就是孩子啊。怎么竟还以为这是爱孩子的表现呢?或者竟以为这是最新颖时尚的想法?

  孩子的一生会遇见很多朋友,邻居、同学、网友、同事……甚至是常常在捷运(台湾将地铁称为捷运,小编注)上巧遇的人,都可能成为他的朋友,他们从不缺少朋友。而父母亲,只能有一个,无比珍贵,绝无仅有。

  当我钟爱的侄儿幼年时,我常喜欢跟他说:「嘿!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啊。」刚开始他很开心,渐渐的,没那么热络了,直到他念小学四年级的某一天,突然这样响应:「我们不只是朋友而已,我们是血缘之亲,你是我姑姑。」他的表情很认真,近乎严肃。我立即收敛了笑嘻嘻的脸孔,慎重点头:「你说得很对。」

  孩子其实可以清楚分辨,朋友与亲人的不同,朋友与父母亲更加不同。我们怎么甘愿用「父母」这么稀罕珍贵的身分,去换取那么普遍广泛的「朋友」称谓呢?这不是有点降格以求了?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父母亲是一种天命。先把父母的天职做好,让孩子爱你、敬你,长大后的孩子会明白,父母的意义与价值,远远超越朋友。孩子对父母的爱,也将欲罢而不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