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节奏感
一个人走路,先迈左脚,再迈右脚,再左脚,再右脚,保持一个基本节奏,一个自己舒适的节奏;
一个人唱歌,富有情感和韵律的唱一句,停顿,然后再富有情感和韵律地唱下一句。。。唱歌也有自己舒适的节奏;
一个人跳舞,跟着节拍,一个动作,再跟着节拍,下一个动作,每个动作都是符合韵律和节奏,这样才舒适和富有美感;
一个人做菜,什么时候放油,什么时候放葱,什么时候放盐,什么时候放鸡精,都是有节奏的,不同的节奏,做出来的菜味道是不同的;成都口才培训学校收集
一个人演讲,讲一句话一停,讲两个字一顿,什么时候重音,什么时候轻音,什么时候变换语气,什么时候加快语速,什么时候放慢语速,都是有一定的规律和技巧的,演讲的节奏感好,如同一个人走路、唱歌、跳舞、做饭节奏感好一样,会让自己和别人感受到舒适和美感——其实万事万物都有节奏,把握好节奏,我们方能按部就班胸有成竹。
演讲的节奏感对于演讲者而言,有很多好处,如下:
1. 有助于演讲者思考
2. 有助于听众吸收
3. 演讲者有时间呼吸
4. 消除语气词
5. 提升声音的活力
6. 消除口音
7. 减少感官负荷
8. 起到强调作用
9. 灵活调整演讲内容
10. 获得正面感知
。。。。。。
演讲的节奏感可以给演讲者带来很多好处,许多政治人物和成功演讲者也善于此道,把节奏感运用的十分到位。我们作为初学演讲者,也一定要掌握这一技巧,使我们的演讲更成功。
l 语速
当众讲话语速要快慢结合。开头的时候,讲话不要太着急,反而要缓慢有力,因为这时候无论演讲者还是听众都没有完全进入演讲和聆听的最佳状态,快了容易出错,听众也容易走神。在讲的过程当中,根据内容可以调整自己的语速,有时候可以语速加快,有时候可以语速减慢,甚至可以更慢,听众喜欢富有变化的韵律。
l 停顿
我们开车的时候,是要根据路况及时慢下来或停下来,如果我们没了刹车,那是很紧张和恐怖的事,演讲也是一样。演讲在一句话的时候,需要停一下,甚至在几个字的时候,如果重要,也需要顿一下,这样可以起到强调的作用。上面说了,停顿可以让自己有时间呼吸,让自己理清思路,让听众及时吸收,也会让自己不会因为太赶而过于紧张。演讲者的停顿,每句话都要有,停的时间根据演讲者的心理和内容逐渐加强,只有敢于停,你才能体验到演讲的美妙。
l 重音
一个人讲话过于平淡无异于催眠曲,听众不但听不进去还很容易打瞌睡。要想改变催眠演讲这一情况,我们要掌握的就是重音,在关键的词语或话语上放慢和加重语气,可以起到很好的强调作用,同时也是一个吸引注意力的好方式。比如在数字、名词、主题等重要的词语上,放慢、加重语气,马上就不一样,如同在一篇文稿当中加粗某些字一样,听众更容易明白我们要传达的东西。相对而言,有了重音,就要有轻音,轻音比正常的声音还要轻,有时候轻音也能起到意向不到的作用。轻音、正常音、重音,如同心电图的起伏一样,抑扬顿挫。
l 力量
一个人讲话没有力量,不会给人留下太多的好印象,可能显得演讲者不够自信,不够健康,不够确定,这样的演讲也不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很容易走神。所以声音洪亮有底气的演讲往往在开头的时候就能很好的吸引大家,也给演讲者自己带来很多的自信,声音的力量是一个人精气神的一种体现,所以我们讲话一定要有底气。有人说话声音小时因为胆小,有人是因为习惯,有人是因为发音问题,无论哪一种,我们都要去改善自己的声音,让自己的声音更有魅力,毕竟声音占到演讲效果的38%,有人说声音是人的第二张脸。
l 情感
有人讲话声音很好,像播音员,但也不能吸引我们,依然没有感染力,这是为什么呢?理由很简单,他的演讲没有感情,就像唱歌一样,如果没有感情的唱,声音再好又有什么用呢?演讲者的情感就如同朗诵的背景音乐一样,不同的作品要有不同的背景音乐,演讲者的情感就能起到背景音乐一样的作用。我们无论是在做报告还是在做演讲,一定要有真情实感,演讲者的感情有:真诚、热情、兴奋、庄重、喜悦、伤心、忧虑、自信、激动。。。。。。不同的主题和内容,演讲者应该有不同的情感,这种情感是由内而外的,不是表演和做作,它会使我们的演讲更有生命力。情感表达是演讲者的一个制胜法宝。
语速、停顿、重音、力量、情感这五个方面,都是节奏感的一部分,它们的给力,会让我们的演讲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形象生动。
平时作为演讲者要如何训练呢?
第一是请专业的演讲老师进行一对一的辅导,老师可以从专业角度发现我们的问题,更客观、更准确地给出建议和改善方法。
第二是可以找一些文章去训练,可以在上面标注重音、停顿等,然后按照标注每天去训练,也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
第三是学习朗诵,朗诵对于语言的节奏感的要求比演讲还要严格和夸张,如果我们可以把一篇作品很有节奏很有情感的演绎出来,那么演讲的节奏感就很轻松做到了。
希望演讲者们意识到演讲节奏感对于演讲的重要性,并有意识的去注意和改善自己的演讲节奏,掌握了节奏感,你的演讲就成功了三分之一!
作者:赵志强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