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是环境因素,学者们研究发现,对发育时期孩子的大脑有负面影响的各种因素,都可能是造成自闭症的原因,比如基因突变、孕期用药、孕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孩子严重的过敏反应等等,自闭症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一定要做好长期的思想准备,同时,也要对未来抱有信心,经过康复训练后,很多自闭症孩子的智力和语言可以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改善言语清晰度和发音能力解决流口水、吞咽、咀嚼困难提升认知理解、表达及沟通水平
感觉统合能力与神经性发展精细动作及视听觉认知能力一体化服务呵护儿童发育需求
提供系统化课程评估精准记录进步孩子成长曲线6大教学维度综合提升语言能力
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等。
异常的语言能力、异常的交往能力、狭窄的兴趣以及固执的行为模式,有自闭症倾向。
体格发育落后、运动发育落后、语言发育落后、智力发育落后、心理发展落后等。
口语
(一)理解口语能低落
有些人完全不能理解,有些则可以理解字面上的意义,但对深涩的词组、双关语等则无法意会,此外大多数的自闭症儿童有不懂沟通情境的问题。
(二)使用口语方式异常:有以下几点情形
1.无语言:通常会被认为听力有问题或是失语症
2.立即仿说:有变化的仿说被视为自闭症儿童表达沟通的意图,而没有弹性的仿说多半不具有沟通意图。
3.延宕仿说:在一段时间之后喋喋不休的重复某些字、成语、句子、整首诗或是歌曲,同样也会有沟通性或是非沟通性之分,而这种行为通常和情境、压力有所关联。
4.说话不带感情:只是在告诉你,而非是和你谈话,也没有一般人说话时一问一答、一来一往的特性。
5.无法掌握音调、音量:说话时有如木偶一般,十分机械化,无法经由语音的音调、节奏、抑扬顿挫来表现情绪或是感受。亦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音量。
6.字义无法变化:如学校和校正,不能分辨其读音。
7.代名词反转:「你」、「我」、「他」等代名词有混淆的现象。
8.不清楚肯定与否定的概念:常使用「不」,而较少使用甚或不会使用「是」或「好」。
9.文法结构不成熟:会使用自己的语言,通常只有常跟他接触的人才了解其语言所隐藏的涵义。
10.很少发问
11.固着性:不会因应情境的变化,而重复的念着某句话。
12.不会使用因果性的语言:如因为、所以、因此、如果等词汇。
非口语
(一)不容易理解手势、表情、姿势等所传达的讯息。
(二)会使用非语文的沟通方式,如攻击、伤害自己、拉别人的手等,有些行为是不合社会规范的。
(三)部分的个案任字能立极佳,且擅长记忆,对于叙述性的文章也能够一字不漏的将它背下来。
与失语症的比较
相似之处
1.二者的听力皆正常
2.二者的听觉区辨能力都很差。
3.皆有回馈曲解(feedback distortions),无法修正行为。
4.街可能表现鹦鹉式语言。
5.均表现出口语表达的障碍及知觉上的困难。
不同之处
1.自闭症儿童的行为问题常是持续性的,失语症儿童则否。
2.失语症儿童常试图以呢喃声或是手势和人沟通,与人保持极佳的关系,自闭症儿童则多数不知如何与人沟通,人际关系很差。
3.失语症儿童的记忆力差,自闭症儿童有的记忆力极佳。
自闭症是一种在儿童发育早期就出现并且持续终身的精神障碍,自闭症儿童又被称作“星星的孩子”,因为他们就像遥远夜空中的星星一样独自闪烁,无法和外界正常交流,自闭症已被外界熟知,但是目前对自闭症的研究依旧有限,这种病很难确诊,目前自闭症没法通过某一项检查来确诊,只能根据症状学特征、病史资料和社会功能来确定,即便在发达*,自闭症依然是一项科学难题。据统计,目前,儿童患自闭症的人数是以往的3.5倍左右,这与家长工作紧张,无暇陪伴孩子或对孩子表现的急躁、缺乏耐心有关,儿童自闭症过去的发病率为千分之二左右,现在为千分之七左右,在一系列被称为“现代病”的名单中自闭症位居前列,目前自闭症儿童日趋增多的罪魁祸首之一就是环境和信息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