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对象:自闭症谱系、发育迟缓等存在口肌及构音发展障碍,需要进行干预训练的2-6周岁儿童
课程模式:30分钟一对一
教学原理:言语听觉科学、口部运动治疗学
课程内容:①下颌、唇、舌口部运动功能训练。②气息训练。③20组音系开发
自闭症孩子出现重复性行为或有固定特殊的玩法,无法玩有规则的游戏,另外也会出现咬,舔,撕,丢,闻东西,或是触摸某些物品,斜眼看物,凝视反光、霓红灯或旋转物,除玩法固定外,也会有固定化、仪式化的现象,自闭症儿童自从1943年公布世界以来,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人们也更加关注地去研究它,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表现在孩子与孩子之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并且随着发育,不同年龄也有不同表现,自闭症不同于儿童期精神疾病以及发育障碍...
学者们研究发现,对发育时期孩子的大脑有负面影响的各种因素,都可能是造成自闭症的原因,比如基因突变、孕期用药、孕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孩子严重的过敏反应等等,自闭症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一定要做好长期的思想准备,同时,也要对未来抱有信心,经过康复训练后,很多自闭症孩子的智力和语言可以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了解遗传因素的一种方式是观察所谓的“共患率”,也就是说,如果家里一个孩子患有自闭症,其他孩子患有自闭症的可能性是多少?在一项研究以3万多对瑞典双胞胎为样本中,其中包括1982年~2008年间出生的22678对双胞胎和1992年~2008年之间出生的15280对双胞胎,第一组双胞胎中,同卵双胞胎占24%,异卵双胞胎占76%;第二组双胞胎中,同卵双胞胎占30%,异卵双胞胎占70%。
教学对象:自闭症谱系、发育迟缓等存在口肌及构音发展障碍,需要进行干预训练的2-6周岁儿童
课程模式:30分钟一对一
教学原理:言语听觉科学、口部运动治疗学
课程内容:①下颌、唇、舌口部运动功能训练。②气息训练。③20组音系开发
课程效果:
①提高儿童口部运动功能,使儿童口腔肌能正常化
②掌握20组音系发音
③促进表达能力
课程教具:国际引进最新器材、康语自主研发口腔按摩器材
语言交流障碍常见于脑神经科及老年病科的患者。由于大脑病变,特别是脑血管病变造成的语言交流障碍尤为多见,而且性质一般都比较严重。语言交流障碍与听力或说力的缺陷或丧失有密切关系,对语言障碍的治疗需根据病因和病理从听力和/或说力加以矫治,国外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就成立了研究、诊断和矫治语言障碍的专门学科称为“语言病理学及听力学”。我国的语言矫治工作在解放后才发展起来,在口吃矫治、中风的失语症的检查治疗,聋哑儿的语言训练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一、定义
“言语”和“语言”这两个名词在汉语里经常混用,但严格地讲,两者是有区别的。言语(speech)偏重指口语,而语言(language)除了指说话之外,还包括用书面、手势和表情表达意思的交流形式。语言交流障碍(communicativedisorders)是指通过口语或书面语言或手势语而传达个人的思想、感情、意见和需要这种交流能力方面出现的缺陷(主要包括说、听、定)。语言治疗学(speechtherapy)主要是指使患者恢复正常说话能力的治疗。
二、语言形成的模式与障碍
语言形成有三个环节,按其先后次序分:
1.输入(input)通过视、听模道感触传入中枢。
2.综合(integration)中枢把传入信息进行综合、比较、整合处理。
3.输出(output)经过综合分析后,对传入的信息用语言作出反应。输出的第一步骤是概念的形成,即想好了,或决定了和组织好要表达的概念(要说的话,要写的字,要做的手势;第二步骤是把这些概念转化为输出的神经信息;第三步骤是通过发音器官或手部肌肉或表情肌的运动(收缩或松弛)而构成语言,或写出文字,或以手势和表情,最终达到表达思想、感情、意见和需要的目的。
以上语言形成的三个环节中任何一环受损,均可发生病态言语即语言障碍。
三、语言障碍和种类与性质判定
(一)言语障碍的种类
可按言语组成的四大要素来划分,即:①发声;②构音;③语言(词汇、语法、逻辑组织);④流畅度。
1.声音异常与喉炎、声带增厚或麻痹等有关。其表现又分:①音质异常(嘶嗄声、气息声或鼻音过重等);②音量异常(过大或过小)③音调异常(过高、过低、突变)。
2.构音异常常见于构音障碍或构音器官结构异常。
3.语言异常常见于脑血管病变后失语症。
4.流畅度异常如口吃、重言症等。
至于造成语言障碍的原因,又可分为先天性、后天性、器质性、功能性等。
(二)言语障碍的性质判定
根据言语行为的解剖生理学基础,以及言语行为的心理学结构来判定言语障碍的性质,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类:
1.失语症是指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棗大脑半球发生了器质性损伤,从而引起言语交际过程中,语言的感知辨识、理解接收和组织运用语言以进行表达等功能的某一或某几个方面的失调现象。
2.某些主要心理过程(意识、记忆、思维等)的失调的心理异常造成的言语障碍和精神病的言语障碍,包括:①言语障碍是某些大脑器质性疾病的意识、思维、记忆失调的继发后果。如昏迷时,病人对外界经常会缺乏包括言语在内的一切交互活动。思维记忆失调时,病人的言语交往常常表现为不符合实情,逻辑混乱;②智能障碍:在个体言语能力习得之前,先天性脑性发育不全和智能不足常会干扰和阻碍言语的正常发展。后天的器质性脑病的智能障碍则常使已经获得的言语能力遭到破坏;③精神病的言语异常;④癔病性失音和失语;⑤口吃是较为常见的口语言障碍。社会人群大约有1%的人患有口吃病,儿单患病率高达6~6.6%。它是言语治疗的一个重要内容。口吃的原因,至今尚无统一认识,但总的说是一种心理性疾病。口吃的表现为说话不流利,重复字音,特别是句首的第一个字音的重要为多,字音延长,语流中断,言语节律紊乱,常伴有情绪紧张。面部及身体的过度动作。
3.非大脑半球的中枢和外周神经,听、视觉器官,发音器官,手部肌肉等言语功能单元受损伤引起的言语障碍声带、共鸣器官,口语言语运动肌肉,外周和脑干中枢支配言语运动肌肉的运动神经的损伤,都会引起语音失常而影响书写口语交流,尤其是听觉有障碍对口语交际影响极大,手部运动肌肉和神经的病变则因影响书写而造成书面言语的表达障碍。
以上三类言语障碍中,大脑损伤引起的失语和言语障碍是性质最复杂的言语障碍。它是言语康复的主要对象,更是神经康复的主要内容。
四、语言矫治的原则和目的
(一)言语矫治的原则
1.治疗前要进行全面的细致的言语功能评测。要搞清病人的说、读、听、写的障碍程度及病变范围,以便使治疗有针对性,并制定难度不同的治疗程序。
2.如果听、说、读、写等口语和书面语言有多个方面同时受损,治疗的重点和目标应首先放在口语的康复训练上,这是因为:①口语是人类都具有的最起码的主要的交际方式,口语恢复决定病人能否参加正常的社会生活和交往;②口语的发展先于书面言语读和写,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学习得来的;③口语对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