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检查
根据基础检查分析结果,从多个不同层面了解孩子身体发育情况,是否符合矮小症的诊断标准。
在确定患儿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设计特殊的恰当的教学内容;需要一定强度的训练,给予频繁的学习机会,每周30--- 40小时,每次训练2~3小时(包括休息),每个项目5分钟,结束后休息1~2分钟;训练计划需要包括家长在内的治疗组来进行,一个治疗组每周工作合计达30~40小时...
自闭症是一种在儿童发育早期就出现并且持续终身的精神障碍,自闭症儿童又被称作“星星的孩子”,因为他们就像遥远夜空中的星星一样独自闪烁,无法和外界正常交流,自闭症已被外界熟知,但是目前对自闭症的研究依旧有限,这种病很难确诊,目前自闭症没法通过某一项检查来确诊,只能根据症状学特征、病史资料和社会功能来确定,即便在发达*,自闭症依然是一项科学难题。据统计,目前,儿童患自闭症的人数是以往的3.5倍左右,这与家长工作紧张,无暇陪伴孩子或对孩子表现的急躁、缺乏耐心有关,儿童自闭症过去的发病率为千分之二左右,现在为千分之七左右,在一系列被称为“现代病”的名单中自闭症位居前列,目前自闭症儿童日趋增多的罪魁祸首之一就是环境和信息的污染。
分级检查评估体系
根据基础检查分析结果,从多个不同层面了解孩子身体发育情况,是否符合矮小症的诊断标准。
让家长参与解读报告,与家长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将孩子在家的情况与诊断结果全面对照,制定个性化阶段性干预方案。
阶段性测评是儿童康复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检测孩子的康复效果,同时为下一步康复计划作出准确有效的指导。
自闭症言语康复训练中心介绍说,自闭症孩子不愿意说话,很多医生、特教都喜欢跟家长说:“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多跟孩子说说话,一定让她说出来”。但是强迫孩子与人交流一定有益吗?听听一位自闭症孩子父亲怎么说:“先简单说下我的情况吧”我是一个自闭小孩的家长,目前小孩也在机构干预,但进步不太明显。对家长来说,最宝贵的是争取干预的黄金时间,而不是花费的金钱。我小孩从发现症状,开始干预到现在一年了,现在2岁8个月,花费接近10万,但和一年前能力相比变化不大,家里人那心里急的啊,时间过得越久,干预效果就越低。我报的是一家香港人开的机构,还算凑活,但是老师流失严重,唉,一些有名的机构根本排不上号,2年以后才能安排。对于强迫自闭儿与人交流,我认为干预的目的,不是要强迫他们与人去交流,干预的重要性中,语言是最次要的,首先要解决的是他们注意力的问题。他们喜欢沉迷在自己有限的、简单的玩乐中,如跑圈、扔玩具、拍打玩具、开关柜门、旋转身体等。这些玩乐基本上一成不变,他不会自然而然扩展出其他感兴趣的玩乐,即使给他换一个新玩具,在他眼里也只是可以拍拍打打扔扔的另一个物件而已。无法像正常的孩子会不断尝试新玩具、新玩法。由于沉迷问题,他们不会主动去探索世界,或者说,他们以一种很缓慢很缓慢的方式在探索世界。
因为基本没有模仿的能力,他们只能自己摸索成长,如果不加任何干预,让他们自己发展,可能多年过去了,他们仍然只有1两岁小孩的技能。还不包括自己吃饭、自己去大小便等,我小孩现在都还不会。
自闭症干预的目的并不是让他们可以成为一个完全正常的社会人,可能1%的几率有吧,还是那种轻度的自闭症或者误诊,干预的基本目标是让他们掌握一些个人生存的技能,如:1、吃饭、穿衣、出门回家、到厕所排便等。2、高级的就是认字、语言只能被动沟通、知识学习等。像我小孩,如果一个事情,能够解决它的动机问题,他也一样能够较快学会。比如:滑滑梯,有个圆筒那种,小区的滑滑梯带他走过几遍后,他自己能够完成上楼梯,滑下来,再跑去上楼梯,的循环过程,我小孩都是跑的,基本不走。
他学习的方式也自己摸索和不断尝试,如:上滑梯的时候他总是头先进去,然后再办法把身子再转过来屁股坐着滑下来,这种独门的方式是他自己摸索得到的。确定了一种模式后,他就很久不会再变模式了。上楼梯的方式,走的路线基本都是高度重复的。单从滑梯的学习来看,他和一般小孩没有明显差距,这是因为滑梯这种活动是自己摸索能够比较容易习得的。解决了动机问题,小孩天生都喜欢滑下来的感觉,他自己摸索就习得了。而对于生活中的其他技能,他就很困难了。比如:1、叫他名字没有回应,这个训练了估计不下千遍了,没有进步。2、比如:尿尿不会表达、肚子饿了不会表达、哪怕肢体语言没有。更不要说叫爸爸妈妈了,机构老师教会了发爸爸妈妈的音,但是他不会对应人,而是拿着饼干勾引的时候一阵乱叫。
家里的玩具车,教他玩他学不会,玩具车正常就是我开到你那里,你再开给我这样玩的,到他手里就是翻过来翻过去看,抠抠车轮什么的,要不就放嘴里啃,然后玩一会就没兴趣玩干脆扔掉。后来我买了一个电动的小摩托,只要右脚轻轻踩一下油门就会走,但是他就学不会。最后变成他坐车, 我推车,推一会就没有兴趣了,要下来。坐车也不会转方向。
总而言之,就是没有解决它的动机的活动,你怎么教他都没有作用。解决了动机的活动,不用你教他自己能摸索学会,当然你教他也不会听,他自己能摸索学会。我认为自闭小孩发育成长最大的问题,首先就是注意力太局限,其次是没有模仿能力。1、注意力局限导致他无法建立更多活动的学习动机;2、没有模仿能力导致他无法习得高级生活技能。对我小孩而言,只要每天肚子饱,身体没有不舒服,可以在外面奔跑随意玩耍,他就很开心,他不喜欢呆家里。问题是她现在2~3岁,甚至10岁以前都可以这样,但长大了以后呢?如果没有基本生活能力,即使家长预留了财富可以让他衣食无忧,他也无法在社会中轻易生活。还有一个隐患:就是成人后有些行为可能会不受控制,所以自闭的教育必须解决让他成为一个能在社会中生活的人,这是基本要求。所以,相对于逼着孩子去与人交流,我觉得如果目的是为了提升他的注意力和习得技能,那就是有价值的。交流不一定是语言,也可以是手势、眼镜对视、甚至一起玩一个游戏等都可以。结语:自闭症孩子的干预训练,家长首先需要明白干预的目的是什么?从目标的角度再来看待孩子和干预计划,会更有成效。目前在干预训练的孩子基本上都会有主动语言。孩子说话需要满足多种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