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儿童康复训练机构排名
我们不仅仅满足普通机构常规意义上的上学,教学,放学,回家。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社交泛化是步入融合教育的前提。
安全问题永远是对孩子的第一保护防线。每天晚上,特教老师们会将需要消毒的教具放入消毒间,每天早上,特教老师们会在开始一天的教学前从消毒间拿出教具。
家长是孩子**的老师,书吧式的氛围赋予了家长们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里,家长们可以利用碎片化的陪读时间翻阅图书角的书籍,为自己加油充电
在厕所,随处可见的红蓝标识,让孩子学会区分色彩。同时,*增加的亲子卫生间,更多的考虑家长对孩子,老师对孩子的贴心关怀。 同样的,师生分离的卫生间安排设置也给予特教老师和家长们最大的方便。
对于言语障碍的孩子来说,冷色调有利于孩子的脑皮质活动达到平衡状态,因此,我们在教室的设计上主要以4000K色温的灯光为主
空间的舒适靠的是色彩的和谐性,考虑到校区的主要使用者是孩子,我们直接在主色调夜莺蓝—浅湖蓝色的基础上增加了浅粉色,降低整体色彩的纯度,从而使空间更加柔和,更加舒馨。
自闭症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回溯与探索?周念丽?(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200062)
摘要??
对自闭症( autism) 儿童的研究已走过了近60 年的历史, 对自闭症儿童的认知发展的研究也取得显著进展。在这些研究中, 三大理论模式, 即认知语言障碍论、? 心理理论和情感认知障碍论!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试对上述主要理论及基于这些理论所作的研究作一综合性阐述与分析。同时, 对这些研究给我们留下的未决的课题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认知语言障碍论?心理理论?情感认知障碍论
Review and Research: the Cognitive Development of Autistic Children Zhou Nianli ( the Institute of Preschool and Special Education, ECNU, 200062) Abstract ??The researchers have been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autistic children�6�6 s development since 1943. There are three approaches in the researches, which focus on the cognitive development of autistic children. Three theories are consequence of this field. They are Cognitive Deficits Theory, Theory of Mind and Emotion Recognition Deficits Theory. This paper review the approaches of three models and the studies based on these theories. Meantime, explore the new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the theories. Key words ??Autistic children ?theory of cognitive deficits ?theory of mind ?theory of emotion recognition deficits ??
1943 年, Kanner( 1943) 以? 情绪接触的自闭性障碍!( Autistic disturbances of affective contact ) 为题, 报告了 11 个自闭性障碍的儿童病例, 第二年, Kanner 又将这些病例命名为? 早期幼儿自闭症!( early infantile autism) 。从此, 拉开了研究 自闭症儿童的序幕。以 Kanner 为代表的早期研究者, 将幼儿的自闭症归属于精神病学, 虽然承认与以前的小儿精神*病有所不同, 仍视其为一种小儿精神*病。 Kanner 在他的诊断标准中, 否认了自闭症是由大脑的器质性障碍所引起的, 虽然也提及了早期幼儿自闭症的生理性因素, 但把病因归结于这些自闭症儿童的家长, 认为是他们的人格偏差和不良的养育态度和方式所致。在以后的十几年中, 这种理论左右着研究的方向, 也决定着治疗的方法。自闭症儿童的父母们一直承受着来自社会的巨大舆论压力。直到20 世纪60 年代末、70 年代初, 大量无效的治疗个案, 唤起了研究者对Kanner 理论的怀疑; 在对63 个? 儿童精神病!病例进行追踪调 #中国特殊教育�6�92002 年第1 期( 总第33 期) ?
Chines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 ion ( Quarterly) ???????No. 1, 2002( Serial No. 33) ?
本文得到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方俊明教授的悉心指导, 在此表示衷习感谢。查后, 研究者们发现自闭症的病因可能不能简单地归咎于他们的父母。Rutter et al. ( 1967a, 1967b) 的研究为自闭症儿童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道路; 从认知上探究其发展的特征。从此而引发出的研究, 波及了医学、心理学的各个领域。在医学上, 从神经医学、神经化学医学的角度以及对脑电波进行分析等手段, 探索自闭症的成因; 而在心理学上, 则对自闭症儿童的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及其心理特征作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
其中, ? 认知语言障碍论!、? 心理理论! 和? 情感认知障碍论! 都具有深远影响, 以下对这些理论和主要研究进行具体阐述和分析。
一、认知语言障碍论以及相关研究 ( 一) 认知语言障碍论 Rutter 等研究者们对1950 年至1958 年在英国的莫土莱医院的儿童精神病科就诊的63 名儿童进行了为期5- 15 年的追踪调查。这些儿童的临床表现与Kanner 表述的早期幼儿自闭症极其相似。调查结果表明, 自闭症儿童的 行为有以下这些特征: ( 1) 自闭症, 即社会性发展障碍; ( 2) 言语发展迟缓和异常; ( 3) 总埋头于同样的行为, 对变化性动作有抵触。根据以上的结果, 以及对众多的文献进行回顾, Rutter 等提出了? 认知语言障碍论!。他们认为, 由于先天性器质病变而产生的语言障碍为自闭症的首因性认知语言障碍, 由此所产生的社会性交流语言障碍为次因性障碍。Rut? ter 等研究者提出的诊断标准虽然与Kanner 的大致相同, 但他们的? 认知语言障碍论!所提出的观点却恰好相反。Kanner 认为是由于与人缺乏交往而引起自闭症儿童的认知语言障碍, 而 Rutter 等却认为自闭症儿童是因为他们有认知语言障碍, 才导致了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困难。?
认知语言障碍论!提出后, 引发了对这一理论进行验证的一系列研究, 其中也包括Kan? ner( 1971) 本人对自己的11 个病例进行的追踪调查。一系列的研究, 基本支持了Rutter 等人的理论。Kanner 对11 例中的9 例( 因2 例无法追踪) 病例的追踪调查结果表明, 这些病例都不可否认地与先天性器质性障碍有关, 自闭症儿童的母亲的养育态度和其他儿童的母亲的养育态度相比较, 也无明显的问题。以? 认知语言障碍论!作为一个轴心进行的大量研究, 对自闭症儿童的理解提供了有力工具, 使人们认识到所谓的自闭症, 是? 与某些器质病变有关的特殊发展障碍!。世界卫生组织 WHO 也是以? 认知语言障碍论!为支柱, 对? 自闭症!下定义的。这个理论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方向。
( 二) 对自闭症儿童的言语和认知所作的研究在?
认知语言障碍论! 的影响下, 许多研究者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征作了大量的研究。概括起来, 主要从言语、注意和记忆三个方面进行。 1. 对自闭症儿童的言语能力的研究研究者们主要是从? 言语的意义论!和? 言语的语用论!两个侧面, 来对自闭症儿童的言语能力进行研究的。? 言语的意义论!, 是在语言学中, 专门研究根据语言的形态等特征来传递语言意义的一个领域。在这个语言交流领域的研究中, 研究者们将学龄前自闭症儿童与唐氏综合症的儿童进行比较, 他们发现自闭症儿童在词汇发展和对语言的理解都显得更为逊色。自闭症儿童在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时具有这样一些特征; ( 1) 在会话中, 所使用的词汇很有限, 学过的词汇不能全部使用; ( 2) 使用代名词时总是搞反, 如把? 你!说成? 我!等。 Schuler, A& Priznt, B( 1985) 在研究中还发现, 学龄前自闭症儿童中有85%, 是通过反响语言( Echolalia) , 即反复说那些听到的单词或曾经听到过的话, 来获得语言的。反响语言还可分为? 即时! 和? 延迟! 两种。总而言之, 自闭症儿童在理解语言时, 只是从字面上生硬地照搬, 很难从意义上加以捕捉。 61 自闭症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回溯与探索/ 周念丽????????????????
言语的语用论!, 是在语言学中, 专门研究社会交流中, 通过对语言的选择, 给谈话对方所带来的语言效果的一个领域。在这个语言的社会性功能领域的研究中, 研究者们同样也发现了自闭症儿童所特有的现象。其特征有以下几点: ( 1) 在会话中, 好拘泥于某一细微处; ( 2) 在会话中, 会对某一话题作无数次的重复; ( 3) 一个人独占话题, 随意打断或改变对方的话题。 Tger- Flusberg( 1993) 在研究中发现, 自闭症儿童不了解社会生活中的会话规则, 他们无法理解自己与他人是有所区别的事实。 2. 对自闭症儿童的注意的研究研究者们在对自闭症儿童的注意进行研究时, 发现他们的注意特征是: ( 1) 敏感与迟钝同时存在。这主要表现在, 对视觉刺激过分敏感, 而对声音的刺激往往是置若罔闻。 ( 2) 过度选择与无视刺激兼而有之。Frith ( 1989) 在研究中发现, 自闭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