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闭症儿童康复康复机构排名榜
“过家家,我不知道;和小朋友一起玩,我不会”。这些同龄孩子看来愉快的事情,孤独症儿童做起来却异常“艰难”。
孤独症儿童的思维特征
思维是一种积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间接的反映。刚出生的正常婴儿是很少有思维能力的。大约半岁以后,他也许还不会用语言说出自己的疑问,但已开始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逐渐学会运用直观的手段去看、去听、去触摸,以拓宽自己的思维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接触的事物也会逐渐增多,对外界的好奇逐渐可以运用语言或表情动作来表达,如开始会提出简单的问题,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他怎么了”等等。孩子要提出问题,首先通过观察,然后去想像、理解,然后再寻求答案,这都是他在用大脑积地去思考,去想这些问题的过程。
可孤独症儿童却不然,由于他们不能积地与外界环境接触,有严重的社会交往障碍,使得他们的思维发展受到限制。他们缺乏对环境的探索,语言发育明显落后,拒绝与同龄孩子交往,很难参与集体游戏活动。大多数孤独症儿童不懂什么是“过家家”,不会用玩具来表示“爸爸”、“妈妈”、“孩子”,不会表示“做饭”、“吃饭”、“洗手”、“睡觉”,或“看病”、“听诊”、“打针”、“吃药”等情景,更不会设计和想像“家庭”及“医院”的情景。他们不会扮演角色,且对角色游戏根本不感兴趣。即使把他强迫拉入游戏中,过不了很长时间,他会很快将自己逃离集体环境,躲在一边自娱自乐,使别人无法去理解他。相反,他会对一些不是玩具的非生命物体感兴趣,如一根线绳、一分钱硬币,可以使他长时间地、不停地摆弄或旋转,并可以表现得很愉快,不停地边玩边蹦跳,还发出无意义的音节。这使我们看出,他们的思维活动与正常儿童形成明显的差异。
本站往期文章:
1、孩子2岁还不说话,家长需谨防自闭症
2、孩子得自闭症家长应该怎么做
3、家长教孩子认颜色的正确顺序
语言康复训练机构科学原理:应用行为分析学
-
GIS1课程
1.感觉统合知识、2.儿童情绪表现、3.儿童小肌肉发展、 4.儿童大运动发展
-
GIS2课程
1.社交情感阶段、2.社交沟通发展、3.儿童游戏发展、4.自理能力发展
-
GIS3课程
1.语言发展阶、2.社会适应发展、3.言语听觉科学、4.儿童的语言组织
-
课程教具
CASA操作教具、专注能力训练教具教材、3D多媒体设备、情境仿真教具
儿童康复训练机构优势
-
核心课程
专注2-7岁儿童康复训练
让自闭症儿童走进校园
-
康复案例
了解更多康复案例
让您放心的选择我们
-
文化故事
言语康复专业品牌
让孩子更快开口说话
-
公益行动
万人公益授课
百人免费康复
儿童的行为与神经递质密切相关,研究调查中显示: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或多巴胺活性下降是导致自闭症的关键性因素,神经递质的异常会使患儿表现出孤独以及和周围人建立不起来和谐的关系,患儿会存在语言和认知上的障碍,极力避免与人的视线接触,婴儿脑伤包括在怀孕期间窘迫性流产等因素而造成大脑发育不全,生产过程中早产、难产、新生儿脑伤,以及婴儿期因其感染脑炎、脑膜炎等疾病造成的脑部伤害等因素,都可能增加自闭症机会。很多自闭症患儿可能是没有语言或迟滞,特殊的语言用法,例如重复问话者的部分或全部问话内容;背诵出曾听过的广告词、话、歌曲等;你、我、他分不清楚,即使随着年龄增长语言沟通有些进步,其对话也呈现出机械式地将所背的回答出来,自闭症相对于其它能力有较佳的记忆性,但理解、抽象、推理能力有缺陷。
在确定患儿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设计特殊的恰当的教学内容;需要一定强度的训练,给予频繁的学习机会,每周30--- 40小时,每次训练2~3小时(包括休息),每个项目5分钟,结束后休息1~2分钟;训练计划需要包括家长在内的治疗组来进行,一个治疗组每周工作合计达30~4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