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注意力提升训练中心哪个好

机构:竞思教育 时间:2021-09-14 点击:433

注意力专注力提升

精品课程重点推荐

感统系统课程
感统系统课程
感统训练工作室《感统系统课程》,针对2.5-7岁(可延伸到10岁)儿童而开发。《感统系统课程》以“感觉统合”“儿童发展心理学”理
cool动感课程
cool动感课程
感统训练工作室《cool动感课程》,针对2.5-7岁儿童而开发。《cool动感课程》根据《感统系统课程》而进一步研发的新一代感统配套


思维感统系列课程
思维感统系列课程
感统训练工作室《思维感统系列课程》,针对2.5-6岁儿童而开发。《思维感统系列课程》是一套感统静态思维课程,结合多元智能宝盒
家庭感统训练指导师
家庭感统训练指导师
感统训练工作室《家庭感统训练指导师》,针对0-12岁儿童家长而开发。课程响应*政策,解决了日常家庭教育中的困境

小孩多动和好动的区别

“多动症”是一种非常容易被误解的症状。儿童调皮好动、不守纪律,常常被老师和家长认为患了多动症。然而,儿童的心理特征本来就是好胜、好奇、好动、好模仿,其中又以好动更为突出。如果家长对儿童的这种天性加以限制,反而与儿童的心理特征相违背。那么究竟多动与好动的区别是什么?

对于一些特别调皮以及精力旺盛的小孩,我们会发现他们总是一刻也无法消停下来,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都是这样,家长怎么说道都没用,让家长感到十分苦恼,担心自家小孩会不会有多动症?





感觉统合失调是儿童多动症发生的重要原因,很多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同时也有感统失调。在实际生活中,调皮好动的儿童和患有多动症的儿童的表现非常相似,让许多家长难以判断。不过只要仔细观察,还是会发现他们有以下四点明显的区别。

1.行动目的性


顽皮好动的儿童行为一般原因性和目的性都很强,并且通常都会做好计划和安排;而多动症儿童的行为则表现为冲动、做事缺乏明确目的。

2.自我控制能力


好动的儿童具有自我控制能力,在严肃、陌生的场合会停止恶作剧或调皮好动的行为,表现得规规矩矩,甚至可以静坐等待;而多动症儿童控制力较差,且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地做出某些出格的行为,就算遭到家长的责骂也没有悔改之意。

3.注意力与兴趣的关系


好动的儿童虽然比其他儿童更加顽皮、好奇,但通常只有在其认为某件事情过于枯燥的时候才会出现故意捣乱、动来动去的行为,只要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会非常专注,并且讨厌他人的打扰;而多动症儿童的行为多具有冲动型,且没有明显的兴趣爱好,玩什么都会心不在焉,无法全身心地投入。





4.智力水平


好动的儿童由于注意力较为分散,学习不认真,导致成绩不太好,但家长若是可以及时纠正,成绩是可以提升上来的;而多动症儿童则是有轻微的心理问题,使得多动症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甚至是智力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孩子精力旺盛、活泼好动是很常见的,多动和好动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很多儿童都会在一定的年龄或情境下表现出其中的几条,如忘带作业、不听指挥、说话过多等,这是因为儿童的好奇心强、易冲动、自控能力差、社会经验少。但是,儿童偶尔表现出来的多动行为或经常表现出的某一种多动行为,并不意味着就是多动症。所以家长千万别盲目的下定义,可以先去专业的机构进行综合能力测评,也避免给自己和孩子带来心理负担。

注意力专注力提升

有研究表明,2岁孩子的平均注意力集中时间长度大约为7分钟,3岁约为9分钟,4岁约为12分钟,5岁约为14分钟,2-3岁是孩子注意力逐步形成的阶段,也是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家长有意识地带着孩子玩一些游戏,能够训练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逐步培养孩子注意力集中的能力。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生理原因主要是前庭觉失调引起的注意力障碍或注意力缺陷(也就是俗称的多动症),如果前庭信息处理不良,身体便无法达成感觉的统合,就会造成站无站相、坐无坐相、容易摔倒、撞墙、心烦气躁、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不安,不听指挥,视听神经系统都会扭曲,甚至有些笨手笨脚。

课程特色

The course characteristic
NO.4
  • 全智能配课

    根据测评,智能配课系统为孩子定制“教育方案”为每个孩子分配专属课题与目标。

  • 小班教学

    6人为一班,保证教学精品化优化师资力量分配给每个孩子平等成长的机会。

  • 教学经验

    24年教学底蕴与经验积累核心教研团队平均拥有超过10年专业经验。

  • 老师团队

    学校邀请医疗,教育老师定期开设学习讲座,家长学堂同时为教学提供科学性教务。

  • 课程体系

    综合学习力是一个复合型的概念,包含了运动力、认知力、情感力等。

  • 课程效果

    综合学习力完备的孩子才能在学习中更有效率地与环境产生互动,吸收知识,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孕期高热、病毒感染、早产、难产、过期产、剖腹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这些病因会引发小儿多动症;惊吓、情绪激动、忧伤、看惊险电视、小说及刺激性的动画片、精神长期紧张、学习压力大等引发小儿多动症;典型强迫症、闭锁心理、过于活跃、过激、性格过重有可能导致小儿多动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