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对象:自闭症谱系、发育迟缓等存在口肌及构音发展障碍,需要进行干预训练的2-6周岁儿童
课程模式:30分钟一对一
教学原理:言语听觉科学、口部运动治疗学
课程内容:①下颌、唇、舌口部运动功能训练。②气息训练。③20组音系开发
自闭症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表现出一系列的问题行为,当他们的要求被拒绝或被要求做某事时,他们会大哭大闹、乱扔东西,甚至躺在地上,以示抗议,有时即使未遭遇挫折和不愉快事件,如在街上行走,他们也会无端地打骂身边的行人,冲他人扔杂物或拧别人,他们的问题行为也经常会指向自身,表现为一些自伤行为和自我刺激行为...
教学对象:自闭症谱系、发育迟缓等存在口肌及构音发展障碍,需要进行干预训练的2-6周岁儿童
课程模式:30分钟一对一
教学原理:言语听觉科学、口部运动治疗学
课程内容:①下颌、唇、舌口部运动功能训练。②气息训练。③20组音系开发
课程效果:
①提高儿童口部运动功能,使儿童口腔肌能正常化
②掌握20组音系发音
③促进表达能力
课程教具:国际引进最新器材、康语自主研发口腔按摩器材
我在刚刚步入自闭症教育时的第一份工作是担任维吉尼亚州自闭症学会的一名康复老师,负责的孩子年龄小到三岁,大到十几岁。当时我很不理解的一点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在开始康复练习的时候都要练习模仿能力,什么拍拍手,跺跺脚,“这样做”,“那样做”的...这练习模仿到底有什么深远意义?之后我慢慢理解了。模仿是一个做基本的“学者技能”,没有模仿就没有今后其它技能的掌握,也没有个人实现*自理的那一天。
不知道大家是否留意过,婴儿在出生后很快就有模仿人的意识,例如大人把舌头伸出来,婴儿也会把小舌头伸出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通过观察和模仿TA会学到更多的技能,在遇到问题或困哪的时候可以通过模仿来解决问题。因此,可以说我们任何人的成长和生活都离不开模仿。模仿这个概念听上去比较简单,但是模仿的发生并不那么容易。一个人需要首先了解你来我往的概念(turn-taking), 第二需要有观察他人的能力,最后还需要有能力复制对方做的动作。如果一个人不具备着三个基本能力,那么模仿也很难形成。
但是对自闭症儿童来说,主动模仿的能力有可能不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刚刚开始康复练习时模仿就成了一个必须首先掌握的技能。模仿技能的早期培养可以通过ABA行为原则和技术(回合式教学-discretetrial training)按照这个顺序进行:
1. 从大动作模仿开始(大肌肉动作),比如跳一跳,跺跺脚
2. 练习利用物品的动作模仿,比如推车、滚球
3. 精细动作(小肌肉动作),比如两个食指顶在一起,拍拍手
4. 练习口部模仿(脸部小肌肉动作),比如张嘴闭嘴,吹气
5. 发音模仿
大家也许会说练习这些模仿能力应该不难。在我接触的孩子当中有些是一学就会的,有些是开始慢,但是一旦学会就会突飞猛进地进步,还有一些孩子学起模仿十分困难,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或者能力较低的孩子。这里老师的技术是一方面,学生积极性是一方面,还有就是学习模仿之前的基础要打好(见文章第二段)。
模仿练习是一个“长久之战”,我们不但要不断提高学者模仿的能力,还要将模仿这一技能泛化到生活当中,而不是说在一对一的情况下孩子在听指令“这样做”后可以模仿做一些单一动作就可以了。首先我们要把模仿的动作复杂化,比如,一个动作,两个动作,三个动作,孩子是否可以连贯地每一步都做下来?在比如我们把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模仿都混在一起练习,孩子是否可以回应各种模仿要求而不是单一的大动作模仿?之后我们就需要特意制造一些孩子需要在自然环境下模仿的机会。比如一个喜欢做饭的孩子,我们可以教他打鸡蛋,大人磕一下鸡蛋,让孩子来模仿着磕;如果孩子喜欢运动,我们可以给他播放健身操的视频,看孩子是否可以模仿电视中人物的动作;这时候我们还可以进行社交练习,请一些小伙伴来进行轮流游戏或者平行游戏 ... ...最后就是撤掉“这样做”这样的指令,培养孩子分辨“什么时候应该模仿”和自发模仿的能力。
模仿这一技能对每个人的成长都十分重要,对自闭症者也是如此。学会了模仿可以让我们学到更多技能,也可以让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这也是应用行为分析的一大特点:“培养有社会意义的行为”。同时,拥有模仿能力也代表着一种辅助渠道的开通,那就是示范(modeling),与肢体辅助相比,示范辅助的“侵犯度”要小很多。“模仿”,这个听上去简单教起来难的技能需要系统的教授,也需要教育者对课程的设计。请记住这三个最终目标:泛化、自然环境中的模仿、自发模仿。
发音训练软件
发音矫正训练工具
唇舌训练及喂食工具
下颚骨训练工具
失用症训练工具
气息训练工具
感知觉训练工具
学者们研究发现,对发育时期孩子的大脑有负面影响的各种因素,都可能是造成自闭症的原因,比如基因突变、孕期用药、孕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孩子严重的过敏反应等等,自闭症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一定要做好长期的思想准备,同时,也要对未来抱有信心,经过康复训练后,很多自闭症孩子的智力和语言可以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了解遗传因素的一种方式是观察所谓的“共患率”,也就是说,如果家里一个孩子患有自闭症,其他孩子患有自闭症的可能性是多少?在一项研究以3万多对瑞典双胞胎为样本中,其中包括1982年~2008年间出生的22678对双胞胎和1992年~2008年之间出生的15280对双胞胎,第一组双胞胎中,同卵双胞胎占24%,异卵双胞胎占76%;第二组双胞胎中,同卵双胞胎占30%,异卵双胞胎占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