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检查
根据基础检查分析结果,从多个不同层面了解孩子身体发育情况,是否符合矮小症的诊断标准。
自闭症孩子有自残或者咬人等情况应该怎么样处理?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业内人士和家长。行为也是沟通表达的一种,当无语言的自闭症孩子表现出*或自残行为时,作为家长最先想到的不应该是责备、惩罚孩子。而是要第一时间弄清楚其此类行为发生的原因。如果是由于正当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自残行为,家长如果对其惩罚,将很容易打击孩子表达需求的积极性,对孩子发展极其不利。
当自闭症孩子发生*、自残行为时,要分析原因,一般情况下孩子由于在焦虑、狂躁、恐惧等负面情绪状态下出现的这类情况比较多。孩子自残主要是 孩子表达需求的方式,主要表现:1、逃避,强烈抗拒;2、引起关注;3、对陌生事物和环境表现的恐惧、不适应;4、需求未获得回应或者满足;5、痛苦和特别不舒服。儿童康复训练中心邓友成老师的意见是,沟通和言语结合结合体罚效果是比较好的,但是切记要分析原因。案例1、亮亮,3岁,在他不安的时候会哭闹,咬人沟通无效,语言威胁有用但是,咬人次数减少,但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邓老师的解决方法是,再次咬人的时候直接打孩子屁股,然后情绪安抚,并告诉他咬人是不对的。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咬人。案例2、阳阳,2岁10个月,抗拒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倒在地上撞头,沟通和威胁都有用,很快能爬起来。但是下次还会继续。最后一次因为他不小心摔倒了,可能他妈妈没有注意到。直接倒在地上撞头制止无效。老师抱他离开妈妈,直接打屁股,并进行情绪安抚和沟通, 从此再也不犯。
用孩子能够理解和表达的方法来教他适当地表达需求。也就是以适当的表达达到沟通功能,进而达到消除*行为的目的。
譬如身体的病痛、某些需求、拒绝不喜欢的活动或情境时,能够用他的认知和沟通能力可以表达的方式,以语言、发声、手势、沟通等方法来表达,以使需求获得满足,这样就能减少攻击行为。
无论孩子是哪一类负面行为,一定要用沟通的手段,切记,一定能让孩子听的懂,知道这样的行为是不应该的。后面处理起来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把握。不是任何一种情况都可以使用体罚来达到目的的。体罚一般来说要慎用。体罚对严重自残的孩子转移其他诉求表达方式是有效的。
分级检查评估体系
根据基础检查分析结果,从多个不同层面了解孩子身体发育情况,是否符合矮小症的诊断标准。
让家长参与解读报告,与家长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将孩子在家的情况与诊断结果全面对照,制定个性化阶段性干预方案。
阶段性测评是儿童康复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检测孩子的康复效果,同时为下一步康复计划作出准确有效的指导。
学者们研究发现,对发育时期孩子的大脑有负面影响的各种因素,都可能是造成自闭症的原因,比如基因突变、孕期用药、孕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孩子严重的过敏反应等等,自闭症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一定要做好长期的思想准备,同时,也要对未来抱有信心,经过康复训练后,很多自闭症孩子的智力和语言可以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了解遗传因素的一种方式是观察所谓的“共患率”,也就是说,如果家里一个孩子患有自闭症,其他孩子患有自闭症的可能性是多少?在一项研究以3万多对瑞典双胞胎为样本中,其中包括1982年~2008年间出生的22678对双胞胎和1992年~2008年之间出生的15280对双胞胎,第一组双胞胎中,同卵双胞胎占24%,异卵双胞胎占76%;第二组双胞胎中,同卵双胞胎占30%,异卵双胞胎占70%。
自闭症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表现出一系列的问题行为,当他们的要求被拒绝或被要求做某事时,他们会大哭大闹、乱扔东西,甚至躺在地上,以示抗议,有时即使未遭遇挫折和不愉快事件,如在街上行走,他们也会无端地打骂身边的行人,冲他人扔杂物或拧别人,他们的问题行为也经常会指向自身,表现为一些自伤行为和自我刺激行为...
GIS1课程
1.感觉统合知识、2.儿童情绪表现、3.儿童小肌肉发展、 4.儿童大运动发展
GIS2课程
1.社交情感阶段、2.社交沟通发展、3.儿童游戏发展、4.自理能力发展
GIS3课程
1.语言发展阶、2.社会适应发展、3.言语听觉科学、4.儿童的语言组织
课程教具
CASA操作教具、专注能力训练教具教材、3D多媒体设备、情境仿真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