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们研究发现,对发育时期孩子的大脑有负面影响的各种因素,都可能是造成自闭症的原因,比如基因突变、孕期用药、孕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孩子严重的过敏反应等等,自闭症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一定要做好长期的思想准备,同时,也要对未来抱有信心,经过康复训练后,很多自闭症孩子的智力和语言可以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了解遗传因素的一种方式是观察所谓的“共患率”,也就是说,如果家里一个孩子患有自闭症,其他孩子患有自闭症的可能性是多少?在一项研究以3万多对瑞典双胞胎为样本中,其中包括1982年~2008年间出生的22678对双胞胎和1992年~2008年之间出生的15280对双胞胎,第一组双胞胎中,同卵双胞胎占24%,异卵双胞胎占76%;第二组双胞胎中,同卵双胞胎占30%,异卵双胞胎占70%。
在我国,约有50万以上的孤独症儿童。这不是耸人听闻。北美洲、亚洲和欧洲所做的调查估计,孤独症的患病率为每万名儿童中有2个~13个;日本调查显示,每万名儿童中有10名。我国有3.8亿14岁以下的儿童,目前孤独症患病儿童约有50万名以上。由于我国在10年前的儿科、儿保和精神科医生中能够识别孤独症的人很少,所以对孤独症少有报道。从1995年11月至1981年6月(前后26年),某医院收住了来自我国各地区的1190名精神病患儿,其中仅有5例(占0.42%)被诊断为孤独症。随着医学科学的发达和孤独症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孤独症儿童被识别出来。1984年,某儿童心理卫生研究成立后,被诊断为孤独症的儿童就有8例之多,占就诊儿童比例的0.47%。又以1996年为例,某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例中,100多例被诊断为孤独症,占1%。这种确诊患儿逐年增多的现象是全国各地的普遍现象。分析其中原因有以下几种:
(1)10年来,经各种宣传媒体(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和科普讲演等)的传播,孤独症以为多数有文化的人所认识。现在孩子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且家庭收入大大增加,父母一旦发现孩子行为异常,多数会送到医院诊治,因此医院收治的患儿也增多了。
(2)我国儿童精神科起步较晚,绝大多数儿科、儿保、精神科医生没有经过儿童精神医学的教育和训练,所以,10年以前孤独症被误诊为智力低下、多动状态、语言发育迟缓、聋哑、精神*症、儿童精神病以致散发性脑炎的屡见不鲜。但近年来,随着孤独症知识和诊断技术的逐渐普及,我们所看到的孤独症儿童被误诊的越来越少。
(3)随着*深化,医疗机构采取了多种便民措施,给病人就以创造了更便捷的条件。
以上这些原因是得孤独症患儿能够被及时发现,从而得到有效的治疗。
GIS1课程
1.感觉统合知识、2.儿童情绪表现、3.儿童小肌肉发展、 4.儿童大运动发展
GIS2课程
1.社交情感阶段、2.社交沟通发展、3.儿童游戏发展、4.自理能力发展
GIS3课程
1.语言发展阶、2.社会适应发展、3.言语听觉科学、4.儿童的语言组织
课程教具
CASA操作教具、专注能力训练教具教材、3D多媒体设备、情境仿真教具
很多自闭症患儿可能是没有语言或迟滞,特殊的语言用法,例如重复问话者的部分或全部问话内容;背诵出曾听过的广告词、话、歌曲等;你、我、他分不清楚,即使随着年龄增长语言沟通有些进步,其对话也呈现出机械式地将所背的回答出来,自闭症相对于其它能力有较佳的记忆性,但理解、抽象、推理能力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