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早睡是克服高三犯困的第一步,放学了有的学校会安排晚自习,有的则是回家写作业,但是每一科的作业都有那么一点加起来就好多,往往要写到11、12点甚至更晚,第二天又得6点起来,长期这样,学生容易身心疲惫,做事也不能集中精力,晚上早睡几乎不可能,在这样的条件下,唯有提高写作业的效率才能比往常稍微早一点睡觉......
6月6日,有些家长出于爱护,怕孩子太累,就让孩子这一天不要再做题,翻翻笔记就行了,明天轻松应考。
其实,6月6日这一天特别需要做题。做题的目的就是练手、热身、找感觉,第二天在考场上可以马上进入状态,正常发挥。
有的考生甚至高考前一星期都不做题,仅仅每天看教科书,看笔记本,看习题集,以为只要记住、理解,自然能做出题来。这个道理放在平时当然不错,可高考不同。高考是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之内要求考生正确解出相当数量的题目,仅仅会做是不够的,还得做得快,做得熟。
有一个考生,平时模拟成绩始终在670到680分之间,高考却只得了630多分。据他自己总结,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考前一周只动脑,而没有动手。“手生”是特别致命的。
那么应该做哪些题呢?我建议,以做过的题目为主,不用做得太多,关键是一做就会,一会就有信心。另外,通过练手,使自己一直处于良好的竞技状态之中,头脑敏捷,能够迅速启动、迅速反应。就像百米赛跑预备,如果不做好预备姿势,而是站着东张西望,发令枪一响却冲不出去,不就输在起跑线上了吗?
各种考试即将开始,为使同学们在考试中发挥出应有的水平,现将多年总结的应试技艺教给学子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对题目的审查要认真,审题正确是正确解题的开始和基础。
二、清除焦虑,集中精力。
三、最简单的题目可以看一遍,一般的题目至少要看两遍。
四、对生题的审查更要有耐心地读。
五、审题过程中要边阅读边分辨出已知量和待求量。
六、对题目的应答要准确,每一种题型都有各自的测试功能,应答时也应有各自注意点。
七、立足一次成功,重视复查环节。
八、对题目的书写要清晰、工整、准确。
九、注意答题时间的安排,合理计划各题的答题时间。
考试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综合考察,学大祝各位学子考取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