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孩子出现重复性行为或有固定特殊的玩法,无法玩有规则的游戏,另外也会出现咬,舔,撕,丢,闻东西,或是触摸某些物品,斜眼看物,凝视反光、霓红灯或旋转物,除玩法固定外,也会有固定化、仪式化的现象,自闭症儿童自从1943年公布世界以来,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人们也更加关注地去研究它,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表现在孩子与孩子之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并且随着发育,不同年龄也有不同表现,自闭症不同于儿童期精神疾病以及发育障碍...
儿童自闭症的危害:1.无法与他人很好的沟通;2.智力异常:70%左右的智力落后,不过也有10%智力超常,20%智力正常;3.感觉异常:如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4.多数患儿有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常见行为;5.不能很好地注意事物的细节部分;6.重复刻板行为;7.专注力差;8.思考方式较简单;9.不能有组织及有次序地完成工作和某项任务;10.有并发症发生。目前认为自闭症是带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在特定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生的疾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是主要致病因素,在高发自闭症家族的家属中,社会交往障碍和刻板行为发生率较高;自闭症孩子双亲的人格特征也常见冷淡、刻板、敏感、焦虑、谈话专断、固执、缺乏言语交流、很少发展友谊等,而且有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的兄弟姐妹复发风险约为20%。
GIS1课程
1.感觉统合知识、2.儿童情绪表现、3.儿童小肌肉发展、 4.儿童大运动发展
GIS2课程
1.社交情感阶段、2.社交沟通发展、3.儿童游戏发展、4.自理能力发展
GIS3课程
1.语言发展阶、2.社会适应发展、3.言语听觉科学、4.儿童的语言组织
课程教具
CASA操作教具、专注能力训练教具教材、3D多媒体设备、情境仿真教具
自闭症机构品牌儿童康复训练中心介绍,上个世纪的一九四三年,美国精神科医生凯纳(Kanner)在观察了十一例具有极度孤独、言语发育迟缓(延迟)、刻板僵化的行为模式特点的儿童后,提出“早期婴儿孤独症”,并在文献正式报道。其后,西方精神科医生在诊疗中,相继发现了此病。在相隔三十年后,中国开始有了自闭症的案例报道,随后发现的病例不断增加,渐渐成为儿童精神医学中倍受关注的领域之一。
在我国相当长的时间内,精神疾病和其它疾病相比,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只有在基本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之后,社会才开始逐步认识到精神疾病的危害。相继出现社区的精神病防治网,配备有精神科的专业医生。
自闭症作为一种儿童精神疾病,其发病年龄小,损害涉及的领域广泛,对儿童身心发育造成的影响后果严重。发病逐年呈上升趋势,据欧洲及日本的统计数据,全球约有三千五百万人患有此病。
最近几年,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关心青少年的身心成长,一些有识之士也把目光投向自闭症这一疾病的研究领域。在经过专家、学者、自闭症家长的大声疾呼后,一些省、市也开始把此病列入到精神疾病中去,与其它精神疾病同等对待。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自闭症发病率越来越高的问题,已经引起一些*政府对它的高度重视。在我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了对自闭症的患病率的调查。比较有代表性的是:2001年对全国六省市(江苏、吉林、河南、贵州、甘肃、天津)残疾儿童的抽样调查;2003年市0至七岁儿童六类残疾现状调查;2004年北京市进行的二至六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 我国进行的以上三次调查,结果与美国精神病学权威学术机构的报道比较接近。进入新世纪,在2006年行将结束的时候,美国国会通过博击自闭症法案(Combating Autisn Act),这是美国国会有史以来为单一疾病通过的一项最全面的立法,授权为自闭症研究及监控拨款近十亿美元。
2007年,研究人员在迫使全体社会直面应对自闭症的巨额开支方面跨出了若干步伐。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布了首次全国范围患病率调查以及首次洲范围的、以病历为基础的流行病学调查,使用的是标准化的方法,其结果令整个*震惊:1:150的美国儿童有过自闭症诊断。这些研究证实,自闭症不能再当作仅仅涉及少数人群的疾病。这一疾病所引起的苦难既难以理解,有难以量化。
然而,一位哈佛的经济学家设法计算出,社会每年为自闭症的开支达到扶摇直上的三百五十亿美元;由于自闭症人士的特殊需要,在他们的一生中,每人的护理支出超过三百万美元。在与自闭症的斗争中,少数*的力量是有限的,人类只有联合起来,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战胜共同的敌人。
对一个儿童来讲,患上自闭症是不幸的,对于家庭和社会来讲,决不应该抛弃他们。认为,自闭症(孤独症)不是病,而是儿童精神发育所处的一种状态。我们反对给孩子贴标签,戴“帽子”。很多无良机构故意放大孩子的情况,说如何如何严重,扣上一顶帽子,干预一定时间孩子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就说自己如何如何了得。对于自闭症儿童干预训练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在同情的同时,我们更应平等地看待、接纳、尊重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对于他们的成长给予更多的方便,让他们也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实惠和做人的权利,做为一个普通的精神科的儿科大夫,我也代表这些自闭症的患儿及他们家长向社会,向政府有关部门呼吁,他们也应享有与健全人同样的权利和尊严。享有受教育的权力,也盼望幼儿园、特教学校、普通学校应根据这些患儿的自身条件,去接纳和安置他们,不应把他们排挤在外。
目前,由于自闭症的病因,还未真正搞清楚,在医学领域药物只能使他们的症状得到部分缓解和改善,最终还不能彻底的治愈,尤其有些症状严重的患儿,由于诊断的延误,失去了最佳的干预机会,致使其长大后生活完全无法自理,终生需要养护,给他们的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精神及经济负担。我们呼吁,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投入对此症的研究力度,在医学的相关领域,以及社区医院的儿科、儿保医生及幼儿园、学校的卫生保健人员,普及此病的相关知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早期治疗。
为了唤起人们对这一疾病的认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06年制订的,《“十一五”残疾人康复规划》已经把自闭症的康复包括到规划之中,2007年底,联合国通过了一项决议,将每年的四月二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几年里,自闭症儿童康复事业能够在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下取得更大的进展。
2008年的4月2日,对于所有自闭症的患者来讲,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从此开始,他们再也不会感到孤单,因为在这个星球上,所有男女老少,不同肤色的人们,都将关注你们,大家都真诚希望你们早日回归社会,成为和谐社会的一员。
目前儿童康复训练中心拥有SRJ证书的国内训练师有400多名,国内外教师共同为口部肌肉发展及发音落后学员提供专业的干预课程与服务。
儿童康复中将专业化本土化的言语训练知识以及12年临床经验积累传授分享给高校学子
此次课程OT教师在授课前期也进行了大量的家长调研工作,根据中国大陆家长的需求,结合专业的课程,设计出更适合、更全面的利于孩子发展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