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儿童康复比较好的机构哪家好

机构:东方启音时间:2021-12-14 点击:169

分解式操作教学是由指令、反应和结果三个环节构成的,主要是要将训练的目标行为分解成多个小目标,分成很多小的步骤,逐步练习,在训练过程注意反复强化,并使用强化物和强化手段,以巩固训练效果,训练中,可以适当使用提示帮助孩子建立正常的行为反应,心智解读是建立在孤独症病因学假说“心理理论( theory of mind)”基础上、促进社交沟通及情绪管理的基础技能训练...

儿童康复训练

儿童自闭症的危害:1.无法与他人很好的沟通;2.智力异常:70%左右的智力落后,不过也有10%智力超常,20%智力正常;3.感觉异常:如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4.多数患儿有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常见行为;5.不能很好地注意事物的细节部分;6.重复刻板行为;7.专注力差;8.思考方式较简单;9.不能有组织及有次序地完成工作和某项任务;10.有并发症发生。目前认为自闭症是带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在特定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生的疾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是主要致病因素,在高发自闭症家族的家属中,社会交往障碍和刻板行为发生率较高;自闭症孩子双亲的人格特征也常见冷淡、刻板、敏感、焦虑、谈话专断、固执、缺乏言语交流、很少发展友谊等,而且有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的兄弟姐妹复发风险约为20%。

分级检查评估体系

  • 基础检查

    根据基础检查分析结果,从多个不同层面了解孩子身体发育情况,是否符合矮小症的诊断标准。

  • 精准检查

    让家长参与解读报告,与家长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将孩子在家的情况与诊断结果全面对照,制定个性化阶段性干预方案。

  • 阶段性检查

    阶段性测评是儿童康复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检测孩子的康复效果,同时为下一步康复计划作出准确有效的指导。

儿童康复训练

言语开发课:20组音系疗法 30天开口说话

  • 儿童语言发育康复机构

    教学对象:自闭症谱系、发育迟缓等存在口肌及构音发展障碍,需要进行干预训练的2-6周岁儿童

    课程模式:30分钟一对一

    教学原理:言语听觉科学、口部运动治疗学

    课程内容:①下颌、唇、舌口部运动功能训练。②气息训练。③20组音系开发


  • 儿童语言发育康复机构

    课程效果:

    ①提高儿童口部运动功能,使儿童口腔肌能正常化

    ②掌握20组音系发音

    ③促进表达能力

    课程教具:国际引进最新器材、康语自主研发口腔按摩器材


 孤独症与智力障碍都是因脑部问题引起的疾病。孤独症是神经性广泛发育障碍疾病(世界报道此类疾病至今才60多年,我国首次报道此疾病至今才20多年) ,至今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且预后差,是目前世界医疗、教育部门都十分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智力障碍多为基因问题或因脑缺氧造成的脑损伤而致成的疾病,很早就被人们所关注。因此,对智力障碍人群的教育康复研究已比较成熟、系统。

一、关于儿童孤独症的定义及其特征

(一) 儿童孤独症(简称孤独症,或自闭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和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也是广泛发育障碍中为常见和典型的一种。

(二)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典型,以男孩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通常在3岁以内) ,主要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

(三)儿童孤独症的特征及其表现

儿童孤独症的特征:

(1)社会性交往障碍明显,不能建立情感联系。

(2)语言表达和理解困难,缺乏沟通和交流功能。

(3)兴趣和活动内容局限,刻板与重复。

(4)起病于儿童早期(30个月内或3岁) ,且多伴有精神发育迟滞(约70% ) 。

(5)心理年龄明显低于同龄儿童。

(6)孤独症儿童对环境具有极强的敏感性。

(7)成年后常伴有癫痫疾病的发生。

孤独症儿童通常面目清秀,有些还显得很聪明,父母对这样一个孩子往往视为掌上明珠,可是他们却无动于衷,一点不理解父母的爱心。他们中约有一半不会讲话,或者讲话怪异,并且兴趣狭窄。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时,常常感到非常的困惑、迷茫、无助、焦虑和失落。

非典型孤独症是指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亚型,症状不典型(只能部分满足孤独症症状标准) ,或发病龄不典型(如在3岁后才出现症状) ,可考虑此诊断。不典型孤独症可发生在智力发育接近正常或严重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多见于男童。
二、智力障碍的概念及特点

(一)智力落后又被称为智力残疾、智力障碍、智力低下或弱智等等。

1992年美国智能障碍协会(AAMR)对智力障碍的定义为:现有的能力水平有实质上的限制其特征为:智力水平显著低于平均智力发展水平,同时具有下列各项适应技能领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限制:沟通、自我照顾、居家生活、社交技能、使用社区、自我引导、健康与安全、功能性学科能力、休闲娱乐和工作。其患病是在发育期间(18周岁以前)。

此概念包括了三个标准。

:智力残疾人的智力必须显著低于正常人的平均水平。就是他的智力商数(IQ)在70以下。

第二:与此同时,他在日常社会生活中还表现明显的适应行为障碍。

第三:障碍发生在18周岁以前。

我国对智力落后的定义是:指人的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且显示出适应行为的障碍。包括在智力发育期间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缓;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智力损害或老年期的智力明显衰退。

(二)智力障碍的特点

知觉速度缓慢,范围狭窄,内容笼统不精准,整个知觉较正常儿童明显迟钝。2.记忆再现方面会发生大量歪曲和错误,记忆速度慢保持差,记忆表象贫乏3.言语出现迟,发展缓慢,词汇量小,缺乏连贯性4.思维判断力差缺乏抽象思维能力,数的概念掌握困难。5.注意力不集中稳定性差。

三、孤独症儿童与智力障碍儿童的区别

孤独症儿童与智力障碍儿童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区别。

相似之处:

(一) 同属脑部疾患。

(二)智力发展方面,孤独症儿童中约有70%的孩子存在有不同程度的智力落后情况,而弱智儿童的智力普遍存在落后状况。(三)低心理年龄是孤独症儿童与智力障碍儿童的共同特点。

(四)教育康复前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较差。

不同之处:

(一)孤独症儿童性格孤僻,不会与别人交往,而智力障碍儿童喜欢与别人交往。

(二)孤独症儿童多伴有语言障碍,往往缺乏正确表达述求的方法,而智力障碍儿童基本没有语言障碍,而且智力障碍儿童非常喜欢模仿别人讲话,并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要求。

(三)孤独症儿童较难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智力障碍儿童多数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四)孤独症儿童普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而智力障碍儿童基本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五)部分孤独症儿童呈现出岛状功能,在某一专业学科方面具有超常能力,而未见弱智儿童具有超常功能的报道。

(六)孤独症儿童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而弱智儿童比较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