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儿童康复训练机构排名
“社会融合:自闭症者及其家庭的社会政策与服务”学术工作坊暨《自闭症者家庭研究》课题结项会在京召开。本次会议受到领域专家、实践者、政策制定者及各界媒体的广泛关注,期待共同开创自闭症者在内的残障人群社会融合与平等参与的新气象。
本次会议是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与政策制定者们对自闭症人群及其家庭在中国内生存状况的合力回应。同时,会上发布的《透视自闭症:本土家庭实证研究与海外经验》(下简称《透视自闭症》)一书,是第一本针对自闭症者及其家庭问题研究的学术著作。《透视自闭症》中邀请多方人士会商自闭症者及其家庭融入社会的各个方面的政策与服务支持策略,提出了构建包括自闭症者家庭在内的残疾人发展型家庭政策的政策设想,提出了自闭症者的服务是个多层次、全方位的整合服务与保障的有机统一,是需要众多学科的专业人士与家长通力合作的体系框架。
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表示,《透视自闭症》中讲述的故事都非常感人,有三句话他很想说“世界上家里有残疾孩子的家庭的母亲是最不幸的,世界上有残疾孩子的母亲是最伟大的,同时世界上有残疾孩子的母亲也是最应该去帮助的!” 同时,程凯表示希望多种力量凝聚起来,有更多人士愿意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及其家长做一点什么,来为残疾孩子包括自闭症儿童创造一个不再坎坷的人生。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起发病率近年在世界各地都呈现出不断攀升的状况,目前的现患率在百分之一左右,残障的性别比是4:1,男性更容易罹患该疾病,相关部门认可的数据是目前全国有150万自闭症者。
由于该病至今病因不明,无特效治疗方法或药物,只能依靠持续的康复训练对患病者进行行为矫治与各方面能力的提升。2007年年底,联合国通过决议将每年四月二日定为“国际自闭症意识提高日”,倡导在全球范围内增进各国科研交流,推动各项保障措施的开展,为该类人群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创造条件。
课程模式:30分钟一对一
教学原理:大脑神经科学
课程内容:通过63种感统训练器具改善儿童5大感觉失调问题,提升儿童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身体协调、手眼协调等身体动作技能等,促进孩子身体及大脑神经全面发展。
课程效果:①改善儿童的注意力,学习力 ②改善儿童感统失调问题 ③促进儿童大、小肌肉能力发展 ④提升儿童气息,促进言语发展
课程教具:63种专业感觉统合训练器材及教具
教学对象:自闭症谱系、发育迟缓等存在口肌及构音发展障碍,需要进行干预训练的2-7周岁儿童。
课程模式:30分钟一对一 教学原理:言语听觉科学、口部运动治疗学 课程内容:①下颌、唇、舌口部运动功能训练; ②气息训练; ③20组音系开发
课程效果:①提高儿童口部运动功能,使儿童口腔肌能正常化 ②掌握20组音系发音 ③促进表达能力
课程教具:国际引进最新器材、自主研发口腔按摩器材
教学对象:自闭症谱系、发育迟缓等存在认知发展障碍,需要进行干预训练的2-7周岁儿童。
课程模式:30分钟一对一 科学原理:应用行为分析学
课程内容:前备技能、语言理解、逻辑概念、词汇运用、句型表达、语言组织六大目标,分三个阶段训练提升儿童的命名能力、听者技能、语言组织及逻辑思维能力。
课程效果:①前备技能促进学习技能 ②认知理解促进听者反应技能 ③300组词汇促进表达能力 ④语言理解促进社交沟通能力
课程教具:系统配套认知教具、故事绘本、蒙氏教具
教学对象:自闭症谱系、发育迟缓等存在社交发展障碍,需要进行干预训练的2-7周岁儿童。
课程模式:30分钟一对一/一对二
科学原理:应用行为分析学 课程内容: 通过各种游戏的介入来提升儿童的表达动机,用情景的设置来提高儿童的主动表达,社交互动的能力。
课程效果:①引发儿童表达动机 ②15种不同的提要求社交能力 ③促进情绪自我管理 ④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对象:2-7岁准备上幼儿园的谱系、发育迟缓的儿童
课程模式:1对3小组授课科学原理:教育心理学、应用行为分析
课程内容:核心训练儿童在集体环境下做、看、听、说、玩的能力来提升集体常规,共同注意力,社交技能,自我管理等的能力,每月定期的室内、户外学堂强化儿童社会融合能力 。
课程效果:帮助儿童提升集体意识,建立集体规则意识,学会遵守规则,理解约定俗成的生活常识,培养儿童入普园的前备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