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儿童康复训练机构排名
对于一些没有语言,或语言有障碍的自闭症儿童该怎么教育他们学习交流技术呢?主要是运用“代替式”交流方法。
①物物交换的方式
老师手中持有肥皂泡液,自闭症孩子手中持有吹棒。老师约定,若孩子把手中的吹棒给老师,老师就给他吹泡泡。反复示范给孩子看,孩子不给吹棒,老师要耐心等待,当孩子给老师吹棒后,教师要表现出非常感动、赞赏和吃惊的样子,并对他说:“你想要一个大肥皂泡。”即使孩子的举动只是命令性的反射、冲动的或不自觉的,老师也要以赞赏的表情把这一切肯定下来,让孩子逐渐从命令性的反射行为过渡到互动的行为关系上来。这种物物交换的方式还可以迁移到家庭中使用。例如:在孩子面前放一个杯子。把橘子水拿出来给孩子看,若孩子想喝水,他得把杯子伸出来,父母要装做不知道孩子口干,必须耐心等待儿童做卅动作。当反馈动作形成后,还要给孩子一定的奖品,鼓励他的交换。
②利用图画卡片进行交流
这是一种意志和欲求的交流。让孩子记忆电话号码,当孩子完成某一任务后,要求孩子从信封袋里抽取一张卡片,卡片上的内容可以是游戏,可以是活动,也可以是食品。孩子选择哪张卡片就给予那张卡片上的奖励。
③利用事物系统中的标志性语言或关键词
对自闭症儿童降低学习完成的要求,只要孩子把一句话中的标志性语言讲出来就算正确。实验证明,对于自闭症儿童而言,使用关键词或标志性语言对语言是有帮助的。在训练孩子使用标志性语畜的时候,原则有三:一是老师必须耐心,缓慢地进行教学;二是教学内容必须有鲜明的形象性,能引起孩子的注意;三是教师在备课时必须选择必要的词汇。
总之,在让自闭症儿童学习交流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训练。在教学中始终要思考教什么、怎么教,小步骤多平面地进行,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构造化,创设好学习的环境,激发自闭症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课程模式:30分钟一对一
教学原理:大脑神经科学
课程内容:通过63种感统训练器具改善儿童5大感觉失调问题,提升儿童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身体协调、手眼协调等身体动作技能等,促进孩子身体及大脑神经全面发展。
课程效果:①改善儿童的注意力,学习力 ②改善儿童感统失调问题 ③促进儿童大、小肌肉能力发展 ④提升儿童气息,促进言语发展
课程教具:63种专业感觉统合训练器材及教具
教学对象:自闭症谱系、发育迟缓等存在口肌及构音发展障碍,需要进行干预训练的2-7周岁儿童。
课程模式:30分钟一对一 教学原理:言语听觉科学、口部运动治疗学 课程内容:①下颌、唇、舌口部运动功能训练; ②气息训练; ③20组音系开发
课程效果:①提高儿童口部运动功能,使儿童口腔肌能正常化 ②掌握20组音系发音 ③促进表达能力
课程教具:国际引进最新器材、自主研发口腔按摩器材
教学对象:自闭症谱系、发育迟缓等存在认知发展障碍,需要进行干预训练的2-7周岁儿童。
课程模式:30分钟一对一 科学原理:应用行为分析学
课程内容:前备技能、语言理解、逻辑概念、词汇运用、句型表达、语言组织六大目标,分三个阶段训练提升儿童的命名能力、听者技能、语言组织及逻辑思维能力。
课程效果:①前备技能促进学习技能 ②认知理解促进听者反应技能 ③300组词汇促进表达能力 ④语言理解促进社交沟通能力
课程教具:系统配套认知教具、故事绘本、蒙氏教具
教学对象:自闭症谱系、发育迟缓等存在社交发展障碍,需要进行干预训练的2-7周岁儿童。
课程模式:30分钟一对一/一对二
科学原理:应用行为分析学 课程内容: 通过各种游戏的介入来提升儿童的表达动机,用情景的设置来提高儿童的主动表达,社交互动的能力。
课程效果:①引发儿童表达动机 ②15种不同的提要求社交能力 ③促进情绪自我管理 ④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对象:2-7岁准备上幼儿园的谱系、发育迟缓的儿童
课程模式:1对3小组授课科学原理:教育心理学、应用行为分析
课程内容:核心训练儿童在集体环境下做、看、听、说、玩的能力来提升集体常规,共同注意力,社交技能,自我管理等的能力,每月定期的室内、户外学堂强化儿童社会融合能力 。
课程效果:帮助儿童提升集体意识,建立集体规则意识,学会遵守规则,理解约定俗成的生活常识,培养儿童入普园的前备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