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儿童康复训练机构排名
?老齐家有个快三岁的小孙子,长得倒是唇红齿白,也挺惹人喜欢的,就是平时很沉默,既不爱说话,遇见人也挺害羞。一看见这不熟悉的人“呲溜”一声就躲到了老齐的身后去了。原本大家都以为这是孩子怕生,后来才知道,那孩子是语言发育迟缓在影响。
邻里街坊当中突然冒出了许多的问题,都是关于这“语言发育迟缓”的。有人问:“这语言发育迟缓到底是什么问题啊?”也有人问:“这个叫什么语言发育迟缓的不会和哑巴一样吧?”还有人说:“我估摸这语言发育迟缓应该和结巴差不多。”
还没等大家猜出个所以然来,有人就发现老齐家那孙子突然就不见了。过了几天有人旁敲侧击问了问老齐,结果他摆了摆手,也没有具体回答,就转过身继续和其他人下棋去了。一时间打击猜测众多,但没隔多久,关于“语言发育迟缓”的讨论也就渐渐散了。
大约过了半年左右,邻里街坊又开始讨论老齐家的故事,讨论的对象还是老齐家那个“消失”半年的小孙子。但是这一次大家讨论的内容却变了模样,因为很多人都发现以前那个不爱说话的孩子现在不仅能说话,而还说得又好听又有礼貌,听的人也挺开心。
难不成半年时间过去,那孩子的语言发育迟缓好了?大家满肚子的疑问是挺多,可揭开这个谜底之前,小编先来带大家看看到底什么是语言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口头表达能力或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正常发育水平的一种构音障碍,主要出现于2-5岁的学龄前儿童当中。
前面提到的老齐家小孙子其实就是语言发育迟缓,不过这孩子的问题发现得早,所以矫正起来相对轻松一点,所以邻里街坊才能在半年之后看见一个说话得体又礼貌的孩子。不过这说起来轻松,语言发育迟缓的矫正可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
要知道,根据普林斯顿医学中心的数据显示,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自愈”可能,而且即便是“自愈”了,他们的语言认知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逻辑能力都会出现很大的问题,与同龄孩子的平均水平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
所以,语言发育迟缓最好还是去做专业的矫正训练,不要贪图那概率极低的“自愈率”。
但是也有很多家长在后台吐槽:我们也想让孩子去做专业的语言矫正训练,但就是不知道孩子有没有受到语言发育迟缓的影响。有时候我们以为孩子不说话就是语言发育迟缓影响,结果发现并不是,但有时候觉得不是了,结果又检查出来是语言发育迟缓。
其实家长们的这种吐槽也并非没有道理,毕竟语言发育迟缓的两大特点就是“隐蔽性好”和“伪装性高”。表面上看起来只是孩子语言发展的正常表现,其实结果是语言发育迟缓早就出现的征兆。真假混杂,比美猴王还要难分清楚。
家长们不要着急,不妨看看下面这些特征,或许对你们有帮助:1.一岁半掌握大约300个词,3岁半大约掌握500个词;
2.18个月左右还不会说常用词,比如爸爸妈妈;
3.近乎没有语言使用能力;
4.发音总体上来说不够清晰;
5.日常生活能力差,比如坐、爬、走路晚等等。
对一个语迟儿童来说,三岁进行语训并不算晚,基本上孩子的语言认知度、表达能力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提升,语言恢复后与正常儿童基本上处于同一个水平。
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等。
异常的语言能力、异常的交往能力、狭窄的兴趣以及固执的行为模式,有自闭症倾向。
体格发育落后、运动发育落后、语言发育落后、智力发育落后、心理发展落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