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语GIS1课程
1.感觉统合知识、2.儿童情绪表现、3.儿童小肌肉发展、 4.儿童大运动发展
康语GIS2课程
1.社交情感阶段、2.社交沟通发展、3.儿童游戏发展、4.自理能力发展
康语GIS3课程
1.语言发展阶、2.社会适应发展、3.言语听觉科学、4.儿童的语言组织
康语课程教具
CASA操作教具、专注能力训练教具教材、3D多媒体设备、情境仿真教具
自闭症儿童认知发展与语言获得理论研究综述
【标题注释】本论文的研究,受*教育部的博士回国留学人员的专项科研基金的资助。
【作 者】徐光兴
【作者简介】徐光兴,华东师范大学
自Kanner博士(1943)报告世界上最早的11例自闭症案例后,关于认知障碍和语言障碍在“自闭症候群”的概念定义中所占的位置,长期以来成为各国研究者争论的热点。一种看法认为语言障碍不是自闭症的本质性问题,而是其它本质性障碍所派生出来的问题,另一种看法则认为语言障碍是自闭症的本质性障碍,它是认知障碍的一部分或连续表现等。这两种观点形成争锋相对的立场。
现在,关于认知障碍和语言障碍是自闭症的核心症候,这一点在各国研究者中已无异议,但对这种自闭性的发展障碍其本质究竟如何,则各种见解仍处于分歧之中。其中牵涉到三方面的问题:第一,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不仅是发展迟缓,是否还存在着“变异”状态?如果有“变异”,其程度如何?它与其他类型的发展障碍儿童的语言障碍有什么不同?第二,自闭症儿童经过治疗,教育后,获得了认知和语言的发展,但其发展的“轨道”与正常儿童的语言认知发展轨道是否相同还是相异?第三,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是其本质性的障碍,还是从社会情绪的(social-emotional)障碍中派生出来“二次性障碍”等。
本文从目前国际上迅速发展的认知心理学、 发展语言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inguistics)的观点出发, 对自闭症儿童的认知特征和语言特征进行分析,以求为中国的自闭症研究、治疗教育提供一些参考观点。
一、自闭症的认知、语言发展障碍理论
自闭症儿童主要在社会、人际关系上呈现出重大的障碍,此外还在认知、语言、游戏等领域中表现出独特的能力缺陷。后者的缺陷与前者的障碍是否有因果关系,还是偶然的一致,这是解开自闭症心理之谜的关键。国外自闭症研究专家(例如Hobson等)倾向于认为是“对人关系性”(personal relatedness)不全,造成了自闭症儿童的认知、语言的障碍。
根据Hobson的见解,这种“对人关系性”是指对人类共有的语言、认知等“信号财产”( signal properties )的介入及人际协调( interpersonal coordination)合作过程。这种能力是人际关系、认知和语言发展的共同基础,而这种基础的缺陷是产生自闭症障碍的本质性原因。
但是深入地进行研究,可以发现自闭症的“人际关系性不全”,又主要表现在情绪的、 社会的发展等问题上。 自闭症学创始鼻祖美国的Kanner早在1943年就提出“自闭症的情绪接触障碍”这个概念。但在80年代以前,国际上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一点,许多研究者仍认为自闭症的障碍本质上是知觉——运动,感觉统合——精神病理之间的问题等。尽管在与自闭症孩子的接触中大家都会产生一种印象深刻、奇妙独特的“感触”,但谁都没有想到把目光转向自闭症儿童的“情绪问题”上。
8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自闭症儿童的情绪缺陷问题才重新关注起来(例如Fein, Pennington等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自闭症患者的认知和语言的发展问题大部分是与情绪、社会性发展关系密切的本质性障碍,或者是一种社会依存能力的缺陷。这种缺陷表现在:
(1)自闭症儿童自我感情表现异常,或反应贫乏, 这在临床心理学的记录中,充满了丰富的案例。Ricks(1975 )对幼儿自闭症在各种场合中发出的声音进行研究:他们在需求之时,睡醒打招呼之时,欲求不满之时和高兴惊奇之时等四种状况中的发声非常独特,与弱智儿童和正常儿童的发声完全不同。Langdell(1981)的实验表明,自闭症儿童的满足和悲伤的表情是何等贫乏。这些异常与年龄、智商(IQ)无关,是一切自闭症儿童共有的认知特征的反映。
(2)自闭症儿童对他人感情的感知、理解和反应, 也同样存在着缺陷。Langdell在其(1981)实验中,让幼儿自闭症者区分“温和的”和“悲哀的”不同表情的人脸照片,结果成绩很不理想。Dawson (1989 )将自闭症儿童和弱智儿童分成两组进行实验,任务是给照片分类,看看他们是根据照片中人脸的表情分类,还是根据照片中人头上的帽子形状分类。实验结果如下:分类 根据表情分类 根据帽型分类
自闭症儿童(15人) 6 9
弱智儿童(15人) 15 0
由上述实验结果可见,非自闭症儿童全部从表情进行分类(没有任何的实验提示),而根据表情分类的自闭症儿童只有6人, 但以“帽子”作为分类的优先手段的自闭症儿童却达9人之多。此外, 自闭症儿童中有5人,虽明确地给予实验提示(要求从“表情”进行分类), 但结果仍然不成功。从这个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自闭症儿童还没有建立对他人的感情理解的认知机制; 他们对他人所发出的“信号财产(signal properties)”不能感知,当然对他人的感情反应, 自我社会行为的调整也就不能确立。
(3)自闭症儿童的另一个异常表现是模仿能力的缺陷。Dawson 和Adams(1984)的实验报告指出,自闭症儿童在U—HGIS模仿测定中,成绩低下。这些心理测试从模仿敲láng@①头到模仿皱鼻子、扮鬼脸等,详细地测定儿童的各种模仿能力。自闭症儿童在这些模仿测定中均表现困难。但也有不少实验心理学家指出,如果进行细致的教育、指导,自闭症儿童的模仿能力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二、自闭症儿童的认知能力特征
许多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的结果发现,自闭症儿童人际关系的经验非常有限,特别是通过身体的接触来丰富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交流非常困难。这种障碍与他们的抽象及象征的基本认知能力有着深刻的关联,即与他们的思考发展过程密不可分。
首先,根据许多心理临床的观察报告,人们对自闭症者在“认知他人,理解他人”的问题上“苦战恶斗”的状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Rutter(1983)的案例报告,一个自闭症患者在对他人的“心灵解读(mindread)”问题上非常苦恼,他对什么是“朋友”不能理解,他不知道他人与世界是怎样发生联系的,对人与人之间是如何发生关系的,不能作出推断。
因此,对于自闭症儿童的认知他人,理解他人的特征加以把握,特别是掌握对自闭症儿童来说什么是他们理解容易之处,什么是他们理解困难之处的问题,从临床心理学角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助于我们在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心理治疗过程中研究工作的展开。
其次,从80年代到90年代,许多自闭症研究者强调以下这些结论:自闭症儿童的基本障碍是对有意义的刺激形成记号化的能力有缺陷。他们对外界输入的信息,不管是有序或无序的,有意义或无意义的,都按照自己固有的、单纯的、机械的认知类型去处理,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抽象思考的认知能力缺乏。从自闭症儿童的智力测定成绩来看,语言的系列化(verbal sequencing)和抽象能力的得分最不理想。
自闭症儿童的判断、推理能力非常贫弱,他们把自己的语言和认知运用到场景中的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困难。在一个自闭症儿童的案例研究中,曾经有这样的测试场面:例如对“如果你被人打了以后会怎么办”的问题,这个自闭症儿童的回答是:“叫这个人到医院去。”这种应付变化(应变)能力的缺陷,和大脑损伤患者的问题具有同样的特征。自闭症儿童对于词语测试,例如“单一”,“困难”,“将来”等抽象语义把握困难,当要求他们对上述抽象的词语进行同义词的类推时,几乎无法着手。在问题判断上,当实验者问某个自闭症儿童“如果你的舌头没有了怎么办”时,这个儿童立即担心地搅动着舌头,搜寻口中的舌头是否存在,反映出一种十分奇特的理解水准。
但是另一方面,大量
儿童康复训练机构排名
1.东方启音儿童康复中心
2.康语儿童康复机构
3.大米小米康复机构
4.星语星愿语言发育
5.雅恩康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