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家长咨询这样的问题,孩子3岁了,但是迟迟不会说话怎么办?他们说在网上的回答各种各样,什么都有。有的说等孩子再大一点就没事了,有的说需要尽快服务。。。到底应该相信谁?我们应该怎么办?
那么现在咱们就来谈谈吧!到底3岁孩子不会说话到底是怎么回事。
孩子说话早晚确实存在个体差异,在听力和发音等器官正常的前提下,比同龄孩子稍晚一些说话属于正常现象。阳光语言矫正学校专家详细列出了正常孩子语言发育的时间表,具体如下:
1-3个月:啼哭,轻轻发声,咿呀发声,尖叫,发笑。
3-6个月:以不同的声音表达不同的感受,对大人的讲话以发音作为回答,发出辅音与元音的组合音,模仿发出连续的音节,模仿讲话发音。
6-9个月:模仿讲话,与母亲有意识地沟通、交流。
9-12个月:准确地运用妈妈、爸爸两个词汇,模仿新的声音,模仿字、词发音,近似准确,主动与别人进行相对简单的语言交流。
12-18个月:发音时出现声调变化,开始使用“这个”。当被提问“这是什么”时,能说出物体的名称,以手势力表达需要,能说出4-6个字的名字,模仿短句。
但是,孩子3周岁的时候还不能正常讲话,就属于语言障碍了。
语言障碍分为特定性构音障碍、表达性语言障碍、感受性语言障碍、伴发癫痫的获得性失语症等。语言发育迟缓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发展的起点迟、发展的速度慢、发展的程度低。换言之,一般正常儿童在1-1.5岁时已经有明显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语迟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在时间上要较正常孩子晚许多,并且与同龄孩子相比,语言表达能力也相对较差。例如,2岁甚至2岁后才开始说话,3岁还不能说出完整的句子,孩子说话整体呈现言语简单、词汇贫乏等现象都属于这个范畴。
我们不仅仅满足普通机构常规意义上的上学,教学,放学,回家。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社交泛化是步入融合教育的前提。
安全问题永远是对孩子的第一保护防线。每天晚上,特教老师们会将需要消毒的教具放入消毒间,每天早上,特教老师们会在开始一天的教学前从消毒间拿出教具。
家长是孩子**的老师,书吧式的氛围赋予了家长们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里,家长们可以利用碎片化的陪读时间翻阅图书角的书籍,为自己加油充电
在厕所,随处可见的红蓝标识,让孩子学会区分色彩。同时,*增加的亲子卫生间,更多的考虑家长对孩子,老师对孩子的贴心关怀。 同样的,师生分离的卫生间安排设置也给予特教老师和家长们最大的方便。
对于言语障碍的孩子来说,冷色调有利于孩子的脑皮质活动达到平衡状态,因此,我们在教室的设计上主要以4000K色温的灯光为主
空间的舒适靠的是色彩的和谐性,考虑到校区的主要使用者是孩子,我们直接在主色调夜莺蓝—浅湖蓝色的基础上增加了浅粉色,降低整体色彩的纯度,从而使空间更加柔和,更加舒馨。
家长对儿童进行有效地语言训练,是促进其思维发展和心理健康发育的必备条件。其中,掌握四个要素至关重要。把握时机:2—3岁是口头语言训练的最佳期,也是幼儿期非正规语言训练的延续,此时期注重语言训练,能使之掌握较多的生活语言,促进脑细胞发育,增强其想像能力和理解能力;4—5岁则是书面语言训练的最佳期。此时期的儿童已基本能用口头语言,表达时更富有情感;4—10岁是学习外语的最佳期。此时期已基本掌握汉语,儿童的学习欲望更为强烈,但又没有完全被汉语所控制。此时的接受力和记忆力较为统一,通过汉语和外语的交*训练,易获得最佳效果。
语言发育课程
为有沟通困难的群体及其家庭提供服务。对干预对象进行评估及订定合适的训练目标,同时也会指导家长引导儿童语言发展的技巧,促进发音、语言运用、沟通及社交能力的综合发展。
ABA行为训练课程
应用行为分析是**常用的干预方式去提升儿童的沟通技巧,同时帮助提升儿童生活及社交、减少问题行为。**常用于帮助自闭症儿童, 同时也适用于其他诊断, 如发育迟缓,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认知缺损等。
自闭症社交沟通课程
针对自闭症谱系、发育迟缓等存在口肌及构音发展障碍,需要进 行干预训练的2-6周岁儿童。 课程内容:**各种游戏的介入来提升儿童的表达动机,用情景的设置来提高 儿童的主动表达,社交互动的能力。
感统训练课程
63种感统训练器具改善儿童5大感觉失调问题,提升孩子的专注力、神经发展、感觉统合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精细动作能力、书写能力、听觉及视觉学习能力、身体协调等技能,促进孩子身体及大脑神经全面发展。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目前认为是由于脑功能障碍所致的一种严重发育障碍,其基本特征为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据有关部门调查,深圳的孤独症儿童发病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倍,在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干预的情况下,自闭症会是一种终生残障,这对患者本人、家庭成员所造成的痛苦,是无法用语言或数字来描述的...